第443章 苏福记团队矛盾

加入书签


  就在赵宏图刚要走出办公室的时候,高教授又来了一句,“对了,你现在上课讲的经济学,也整理一下,到时候一起出版了。”

  赵宏图差点就摔倒了。

  这老头,也太会玩人了吧。

  哪有像他这样的,上一门课,就出一本书。

  不对,上博弈论的时候,还出了两本书。

  一本博弈论教材,一本国家竞争优势。

  没想到自己才干了一年,成绩就这么突出了。

  难怪高教授对自己另眼相看。

  这要是换作一般的大学老师,都这个标准,根本就不用活了。

  还好有金手指,上辈子的老本可以吃。

  只是,要是把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老本,也给吃了。

  到时候吃啥啊。

  赵宏图有点发愁。

  而且,曼昆的这本经济学原理,名气太大了。

  这可是创造了两项世界吉尼斯记录的经济学权威之作,号称是最令人喜爱的经济学教科书,大学出版物中最令人期盼的书。

  问世不到三个月,就已经被哈弗大学、耶卤大学、斯坦服大学等米国大约350所大学用作经济学教科书。

  这要是和《西方经济学》一同出版的话。

  这本书,火爆全球。

  而举众人之力的西方经济学,在国内墙内开花墙外不香。

  赵宏图大热天的,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颤。

  不敢想象那种画面。

  赵宏图去人事办了手续,接下来开始忙统稿工作。

  每天都是忙个不停,为了节省时间,他还找了几个学生帮忙。

  撰稿的委员,负责编写的章节顺序不一,委员的水平不一,风格不一,语言不一,而且相互之间没法衔接,简直就是一团散沙。

  赵宏图没办法,就是对着编写大纲,逐字逐句的改写,最起码的是保持风格的统一。

  他庆幸幸亏是重生来的,后世对高宏业的这本西方经济学非常熟悉,要不然这统稿工作真的是虐死人的工作。

  上辈子陪着妹子准备考研。

  当初妹子考研用的教材,就是用的高宏业《西方经济学》。

  妹子家里后面找了点关系,面试前,送了一件古董才上了研究生。

  可妹子上了研究生后,直接就一脚把他给踹了。

  不过,当初陪着看的书,没有被踹了。

  所以啊,努力学习,不比妹子香么?

  他仗着对后世教材的熟悉,做起来也还算顺手。

  就算这样他也没轻松,没有电脑,他全靠手写,四易其稿,最后才能用打字机打印出来。

  他还自作主张的在每章节附带了教学重难点,课后章节习题,这项创举也得到了高教授的认可。

  直到快期末了,高教授说可以了。

  这部教材才算完工。

  剩下就是编委会审核了,他就参与不上了。

  这也就算了,还可以找一些学生来帮忙。…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那纯靠自己记忆来编写。

  也是这辈子,一直在研究经济学方面的课题,要么就是从事经济活动,大脑中的神经元,不断受到刺激,学得越多,当初的记忆,也是越深刻。

  而老本行,计算机专业,几年没接触,当初学的东西,忘了一大半。

  每天都是起早摸黑的,比当初上学的时候还要忙。

  忙得整个人浑身没劲。

  赵宏图只想每天都能够好好地睡一觉,一觉睡到天明。

  和肖苏妍一起,啥也不干。

  学校这边事情多,公司那边,又有破事发生。

  苏福记糖果厂,自从麻将大赛后,打开了国外市场,赚取外汇后。

  出口创汇的企业,地位明显就不一样。

  市里好几家食品厂,都想打包给他们,就想着让他们能多创外汇。

  外国人都喜欢的糖果,在国内,更是畅销。

  现在颐兴食品厂,根本就没法比。

  杨晓峰、张洪波、张桂梅等,当初都是在颐兴食品厂呆不下去了。

  苏福记糖果厂,很多人也是从颐兴食品厂出来的。

  现在也算是扬眉吐气了。

  只用了一些食品厂淘汰下来的生产线,把自己的老东家,把京城大部分的大食品厂给盖过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