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何领导一起参观考察了蔬菜加工厂后,赵宏图回到自己在菜都投资建设的宾馆休息。
第二天和何领导一行,又来到了三元朱村。
这是他第三次来这。
车子开进村的时候,路面,虽然不是水泥的,但都很平整,车队行驶在路上,根本感受不到一丝得颠簸。
放下车窗以后,微风徐徐吹来,路两旁全是大棚。
几百个大棚,在材料里边看,看到的只是一个数字,感觉还没那么强烈。
聚集在一块的场景,蔚为壮观。
看着赵宏图震惊的样子,何领导极为满意。
他每来一次,也都要震撼一次。
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县里产业的升级。
塑膜蔬菜大棚由种植耐寒粗菜向种植精细菜、高档蔬菜发展的历史性大转变,大大加快了菜都蔬菜生产的步伐。
他心里满满的都是成就感和自豪感。
而这种感觉,赵宏图也是有的。
更多的是,看到上辈子见过的画面,在自己的推动下,一点点变成了现实,这独属于一个人的感觉,更是无与伦比的享受。
只是可惜的是,上辈子住在县里,偶尔来村里,也根本就没种过菜,最多是听了一些故事,对蔬菜种植技术和大棚技术,根本就是一个外行。
最多知道大棚长啥样,能把蔬菜能区分开来。
车子进村后,很明显地看到,村里确实富裕了。
之前还有很多的土砖房,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村子176户,户户都是红砖房。
很多的村子,到了九十年代末,都还有土砖房的存在。
到了三元朱村村口,大红色的条幅早就已经挂在了村口的电线杆上。
上边写着“热烈欢迎赵宏图老总回村”。
三元朱村是通电了的。
年,菜都政府在孙集、化龙两个乡开发建设“万亩丰产田”,并把供电线路架到了两个乡每个村庄的村头。
由于缺乏资金,三元朱村村民一直没有使用近在咫尺的些许“昂贵”的电。
虽然天气很炎热,但是村口却围着很多人,在等待着。
远远的看着车队驶过来,众人就兴奋了起来。
“看,那应该是赵老总和何领导,赵老总回来了。”
“赵老总回来了。”
众人看到车队后,热情地唠了起来,车队停了下来,赵宏图下车以后和村里人打招呼。
“赵总,赵总……”众人纷纷开口喊着。
赵宏图面带微笑的点头,挺好,自己虽然没在这待多长时间,但大家都把他当成了自己人。
威望不浅!
赵宏图都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赵总,何领导,我家做好饭了,去我家吃饭去。”
“去我家,赵总最爱我家的那一口酱。”
“我家的咸菜,赵总,我都给你留着呢,要是你不来,我还想着让人给你带过去。”…
大家这么热情,这么激动……
赵宏图也一一回应,一聊竟然半个多小时过去了。
赵宏钧老爷子带着几个研究所的技术人员,扎根在三元朱村了。
他也在人群里,看着被热情地村民包围着的赵宏图,觉得自己跟着赵宏图,是跟对了。
赵宏图还是没有去村民家里吃饭,就在村部简单吃了点。
都是农家菜,但是量大,味鲜。
夏天的农村,正是一年最好的季节,什么蔬菜都有,而且非常新鲜。
只是赵宏图走到哪里,都一大群人在后面跟着。
村里其实都很忙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种菜一年四季都有活干。
但赵宏图来了,很多人都宁肯多耽误一天农活,也要跟在赵宏图身后。
“赵老师,在这边待得怎么样?习惯吗?”赵宏图笑呵呵地和赵宏钧说道。
“这里挺好的,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而且村民们都挺好的,我很喜欢在这工作生活。”赵宏钧说道。
这话没有一丝掺假,甚至想着,就是一辈子待在这里,也挺好的。
赵宏钧刚来这里的时候,看到冬暖式大棚覆盖聚氯乙烯无滴塑膜,并利用嫁接技术在数九寒冬季节生产出鲜嫩的黄瓜,这对多年来研究大棚蔬菜种植、研究蔬菜大棚建造和种植技术的赵宏钧来说,无疑是一种震撼和鼓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