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想升职?不可能!

加入书签


  为文不说民瘼苦,再作诗书也枉然。

  这位很少呆在研究室里的“研究员“,咬准“三农“问题的温铁君走遍了大江南北的大部分农村,细心地调查,认真地研究,然后把第一手材料写成文章。

  他用腿“写“出来的论着有具体例证、有抽样调查、有确凿数据,因此具有振聋发聩的说服力。

  “赵老师,我也去你们老家,东赵村看过了,算是晋省那边比较富裕的村子了。其他几个宏速公司建生产基地的村子,发展的都不错,特别是,菜都三元朱村,更是不得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万元户。”温铁君对赵宏图竖起了大拇指。

  赵宏图被很多人夸奖过,有在京城的大领导,也有米国那边的全球知名的教授,但没有一个人的夸奖,能比温铁君的肯定,更让他高兴的。

  华国出了很多知名的经济学家,但在赵宏图心目中,还真没有几个能媲美眼前的这位。

  作为一个比较典型的官方经济学家,他的部分观点被决策层采纳,影响到我国农业政策的走向,但相比于高层的智囊人物,他更愿意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农村问题的普通调研员或实验者“。

  这不是一个教科书式的专家,也不是一个奏折式的策士,而是一个真正心贴向百姓,懂得了农民,懂得了士兵、工人,把脚踏在大地的学者。

  赵宏图钦佩他的学识,更敬重他的为人。

  赵宏图罕见的透出几分“腼腆“,很诚挚地表白:“我只不过是做了一点工作而已。“

  “我好像从你这几个生产基地中,看到了农民致富的一条成功的道路。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你怎么看?”温铁君感叹道。

  他这次过来,就是想和赵宏图,讨论一下关于三农问题的看法。

  现在的“三农“问题还没有成为显学,也不是传媒的宠儿。

  而赵宏图能把目光放在农村,并付诸行动,这让他觉得,赵宏图和他是一路人。

  “解决三农问题既要在三农之外下工夫,也要在三农之内找出路。”

  “有些问题,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则需要农内与农外功夫双管齐下方能奏效。”

  赵宏图说出自己的一些感性认识,这都是没有精准漂亮的理论模型得出来的结论。

  两个人相谈甚欢。

  不知不觉间,赵宏图的一些做法和观点,慢慢地影响到了高层,潜移默化的加快着国家发展的进程。

  也许,能让国家发展的更好,也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谁说得清呢。

  不过,现在,都在往好的方向走。

  至少,赵宏图上辈子的老家,这辈子的老家,京城,是越来越好了。

  但,有一个人是觉得不好了。

  这个人就是赵宏图的三姐夫。

  他三姐还好,坐在办公室里做财务,干得也是苏燕华留下来的家传本事。

  …

  工作轻车熟路,办公室的人也有意关照,下班后,京城逛逛,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

  相比之下,三姐夫张伟峰就很不舒服了。

  来的时候,天寒地冻的,这时候踩着三轮车送菜。

  真的是遭罪。他在晋省,从小到大,哪里遭过这个罪啊。

  开始一段时间,还能忍受,毕竟有刘琪的先例在前。

  可干了都两个多月了,从冬天干到了春天,可赵宏图还不提拔他。

  张伟峰就有点不痛快了。

  都是自家姐夫,怎么刘琪来京城后,配送没干多久,就轮岗了,一步步往上爬。

  轮到他的时候,就在送菜的岗位上不动了。

  即使是在收到了赵宏图从米国带回来的礼物,他还是很不开心。

  终于忍不住了,找上门来。

  “小四,我现在非常熟练配送岗位了,你看能不能让我去其他岗位锻炼下?”

  赵宏图什么也没说,只是两眼紧盯着张伟峰,看得张伟峰很不自在,没多久,感觉到一股莫名的压力。

  赵宏图这眼睛,太过于犀利,和之前在家怎么完全不一样了啊。

  张伟峰的头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听说二姐夫当初在京城的时候,也是在各岗位轮岗一圈。”

  赵宏图笑了笑,这是想当领导呢,就他干的那样,屁都没有他的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