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激活-第2/2页

加入书签
  回学校后,吃饭三天两头都是荤菜,动不动就三四个菜。

  至于生活习惯方面,对洗漱,毛巾,盆子特别讲究,分的十分清楚。

  和赵宏图一对比,李帅这个京城二代都以为自己是一个乡下人。

  如果不是赵宏图一直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他都以为换了一个人。

  最后只能归咎,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人在那时候,变化很大也很正常。

  杨晓明和王兴华颇为赞同的点点头。

  就算是现在,相处了都一年多了,他们还觉得赵宏图和他们都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但如果没地位,没名气,就像女人没有三围一样,普普通通,也许毫无存在感。

  也许,只有赵宏图这样特立独行的人,才能成大事吧。

  赵宏图苦笑了一声,上辈子,二十多年的三观和生活习惯,哪能生活一两年,就完全改变的。

  也幸好,没有生在前几年,不然,真的可能又被重生了。

  “杨师兄,我们准备弄一个培训班,专门给公司内部的一些中层骨干进行培训,要不你来给上几次课吧?”赵宏图岔开话题。

  “行吧,你们看着安排吧,只要我没课,随时都可以去。绿协那边你们也可以找一些人去给上课呀。”杨晓明直接答应了下来。

  “那肯定要找,前段时间我去学校,发现现在变化很大啊,活跃的很,感觉每天都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社团成立。”王兴华前段时间去人大了。

  感觉才离开学校没多久,这些学弟学妹,比当初他在校的时候,灵光多了。

  “这还不是赵宏图给整的,大家都跟着他学呗。”杨晓明说道。

  赵宏图成立一个绿协,大家有想法,也可以成立社团嘛,各式各样的社团就这么诞生了,虽然很多生命力撑不过几天,但校园活力是彻底激发了。…

  赵宏图在校外创业,送一个蔬菜都能弄出那么大门堂。

  人人日报等国家媒体都报道了好多次。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赵宏图就是那光明。

  只要有能力的学生,都好像看到了光在哪个方向。

  如果不明白,跟着赵宏图走的方向走就是了。

  不少学生都在乡拖拉机站,砖厂,服装厂、修配厂等企业挂着副厂长、副经理、顾问的名头,学经济的帮着做销售、成本核算的考证,学理工的做一些技术支持。

  兼职、创业,搞得风生水起。

  现在哪怕没有学校的补贴,很多人都可以过得很滋润。

  杨晓明不清楚内里,只是知道有能力的同学,荷包还是比较鼓的。

  甚至很多高校的老师,不管是助教讲师,还是教授博导,比如京城大学的张玉锋,都被刺激地蠢蠢欲动。

  这种刺激,更是传递到了整个学术界。

  赵宏图在学术界风生水起的同时,钱也没少赚,搞导弹的也可以去卖茶叶蛋嘛。

  在内蒙政策研究室战略组,之前联系过赵宏图的的郭凡声,又一次萌生了下海创业的念头。

  赵宏图一个人,激活了不知道多少人向钱看,向厚赚的心。

  。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