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背后缘故-第2/2页

加入书签
  又搭上了陆大川他们这种大的蔬菜批发商。

  不然,根本就买不到菜。

  那时候,排队买菜都是正常的。

  每天清早或傍晚,菜店门前群众都排着长队等候买菜,偶尔运来几筐茄子、豆角、冬瓜、小白菜等鲜菜,也一抢而光。

  特别苦的是“双职工”,没时间去排队买菜。

  有时一个星期也买不上一点新鲜蔬菜。

  这些,赵宏图不是本地人,根本就不了解具体情况。

  搭上陆大川的关系后,蔬菜供应从来没出现过问题。

  在买菜这么难的情况下,能买到并配送足额的蔬菜。

  很多中小饭店的老板,甚至需要派人去郊区甚至冀省,才能买到够用的菜。

  这也是当初配送蔬菜,能做的那么大,扩张的那么快的原因。

  可以说,赵宏图能做起来,还真是幸亏有陆大川帮忙。

  当然,这也和陆大川两口子,当初看他顺眼,后面误会他和陆益芳有关系,也有直接的关系。

  后来,赵宏图做大了,整合了京城大部分的中小饭店等客户资源多,每天的销量那么大,反过来,蔬菜批发商那边也有了话语权。

  再后来,赵宏图又搭上了学校的关系,成为了校办企业。

  得到的资源就更多了。

  至少肖校长那边,递交给上面的菜篮子工程的报告。

  就引起了京城上层,甚至是政务院领导的关注。

  京城制定下发了《市政府决定敞开大门欢迎菜农进京》,比历史上整整提前下发了两个多月。

  在这份文件里边,写明了支持搞活蔬菜市场,便利运菜、卖菜、买菜,特别是为欢迎外地蔬菜进京,在不影响交通和市容的情况下,进一步打开城门,大开绿灯,为菜农进京提供方便。

  具体来说,就是从文件下发之日起,本市郊区和外地运菜进京的车辆,包括汽车、拖拉机,可以凭菜进京,不再要外地进京证明。

  这又是赵宏图后来宏速公司能高速扩张的一个重要基础。

  不然,菜都没有,你去哪里配送?

  赵宏图后来建设安邦批发市场,除了不是集体企业,贷款有点瑕疵,其实是非常迎合上面的心意。

  这也是当初人人日报能定性,宏速公司是一家好企业,富有社会责任感。

  所谓的责任感,就体现在这个地方。

  不简单是政务院某个领导重视。

  可是,因为有了宏速公司,私人做蔬菜批发商的更多了,京城蔬菜流通得更快了,市场上,其实不像往年那么缺菜了。

  但,京城还是,秋风一起,就成立蔬菜委员会。

  可偏偏,今年冬天,京城大白菜丰收了,供过于求。

  市场上,不是菜少了,反而是菜多了。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