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世界-第2/2页

加入书签
  而且我发现一个规律,念应力的总量只有念动力的三分之二,这还只是在宏观层面,也许到了微观层面,我能控制物体的总重量还会再次减少。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定律,念力的距离尺度缩短了,质量尺度也缩短了,时间尺度也缩短了,那如果我把感知尺度放大呢?

  找到盲点了!

  以前我都是想着将感知尺度缩小,为什么就不想着放大呢?

  立马闭上眼睛,进入感知模式,那一个熟知的感知圈再次出现,此刻的感知圈却如同天穹一般罩住我,很大的一个球形区域。

  给出一个放大的指令,蓦然发现感知圈在不断缩小……不对,是我的视点在不断扩大,顿时,整个盆地的全景呈现在眼中。

  我迫不及待地使用念力托起一块巨石,目测估计至少超过200kg,原本的吃力感也没有出现,也没有因为超出力量上限而流鼻血。

  我真真实实将这样一块远超我真实念力上限的重物提起,而且似乎还远没到自己的极限。

  又托起另一块将近40kg重的小石头,我终于感受到了吃力感,似乎我的宏观念力极限在240kg到250kg之间。

  得知了这样一个结论,我心底没有却一丝喜悦,反而想抽自己两巴掌。

  还学霸呢,逆向思维都没有,直到现在才发现这么重要的结论,这是很致命的失误。

  现在一想,猫腻不就藏在微观感知中吗?之前帮小梦治疗时的费神,根本不是微观控物更难,而是等比例缩小时的控物质量也达到了上限。

  而且这种比例似乎也跟随着微观的缩小和宏观的放大比例一同变化。

  现在的宏观尺度有100米,控物却增加了4.5倍,是否代表着若是宏观尺度1000米时,控物可以是原先基础上的10倍?

  那等比缩小后,是不是每按1000个进制缩小,能控制的质量也要缩小缩小10倍?

  似乎不用再大费周章去宏观或者微观的控物质量了,直接由念动力就可以测量宏观和微观,如果理论正确,就暂时不去问白陈,这些提问机会还是挺珍贵的。

  好吧,还是得开心一下的,提早发现这个结论对我的帮助还是挺大的,超过4.5倍的控物强度啊,即便会舍弃掉一些精度,可关键时候却能救命。

  果然我就是自然之子吗?我自嘲一笑,任何重大结论都是在自然中发现的,这就很离谱,看来寻宝这一趟是不去不行了。

  先吃饭吧,肚子饿了会影响思考能力。

  什么,你问我食物哪里来?废话,往池塘里一捞,鱼不就自己飞上来了吗?

  生火?这个更简单,上次的火花珠被我拆卸下来,刚好备了两颗在衣服口袋里,找到干草就能烧了。

  唯一的不足是,我没带佐料,这十分令人头疼,算了,将就着吃吧,下次出来记得带佐料。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