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9章锚定效用陈年怨-第3/4页

加入书签
  尤其是一旦锚定下去,然后又经过了一次,两次,三次,更多次的强化之后,就成为了固有的印象。比如一讲到扶,就想到碰瓷,一谈到腚,就想到清姐,一说到山东,就想到学伴,这些始作俑者或许觉得自己不过是做了一件错事而已,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即便是百姓不说了,不提了,但并不意味着这件事情就可以完全无视,就没有了后续的影响。

  大理寺诉讼『谯氏』的事情发酵的速度,超出了想象。

  也超过了司马懿的想象。

  司马懿就找到了阚泽。

  大理寺发生的事情,阚泽自然是也有耳闻。

  因为阚泽当时没有在场,同时有闻司的人也没有在大理寺附近,整个事件从发生到结束,实际上也很快,所以等有闻司的人赶到大理寺的时候,并没有见到那些难民。

  阚泽对于这些难民也是持有怀疑的态度,因为这些人就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样。但是阚泽也并不能说这些难民就一定有问题,毕竟长安的普通百姓或许更愿意相信『眼见为实』,若是有闻司说这些难民有问题,那些围观的百姓可能就会是觉得是『官官相护』。

  这或许就是这些难民明知道可能有破绽,但是依旧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来一样,因为他们并不需要蒙蔽所有人,只需要欺瞒了一些普通人就可以了。

  因此,在司马懿找到了阚泽的时候,阚泽也就装作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德润何须如此?』司马懿微微皱眉,『莫要说汝不知某为何而来?』

  阚泽依旧是那一脸憨厚的表情,『还请仲达兄指教。』

  『查人!』司马懿沉声说道。

  阚泽沉默了一会儿,『此事,未有公文。』

  阚泽没有说不可以,也没有说这事情不归他管,或者说什么这是大理寺的事情云云,而是表示没有公文。

  有闻司有明暗两个部分,暗部的就不说了,但是明处的也有风闻地方,收集消息的职责,所以司马懿来找阚泽,要求有闻司查人并非是完全不合规矩,只不过是没有公文而已。

  因为有闻司不是私人的,不可公器私用。

  司马懿点了点头,也没有因此就表示什么不满,而是拱手说道:『是某孟浪了,某这就去请骠骑公文。』

  随后,司马懿就离开了。

  阚泽看着司马懿的身影,思索了一会儿,然后摇头笑了笑,唤来档案处的老从曹,让其将此事登记下来。

  司马懿是真的不知道说要公文么?

  显然并不是。

  只不过是司马懿的试探而已。一方面是试探这事情是不是有闻司搞出来的,另外一方面则是试探在水面之下的有闻司能不能被其使用。

  此外么,可能还有第三个方面的试探……

  当然,阚泽的回答,也是恰到好处。

  最为有意思的一点,是司马懿通过这个事情,展示出了有闻司如今在长安三辅,已经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机构了。这个由骠骑大将军一手创建起来的机构,正在展现出更年轻,更强壮的实力。相比较而言,大理寺在侦查这一方面的能力实际上是很薄弱的。

  过了不久,忽然门外来了传令兵,表示骠骑大将军有召。

  阚泽伸手从桌案上拿过了一小卷的文册,便是跟上了骠骑的护卫,来到了大将军府。

  在大将军府内,司马懿坐在一侧,见到了阚泽,便是微微点头示意。

  『拜见主公。』阚泽上前,向斐潜施礼。

  斐潜伸手示意阚泽就坐,然后问道:『仲达方才进言,有假扮流民者,诉于大理寺之前,不知德润可知此事否?』

  阚泽微微低头,从袖子里面拿出了带来的小卷文册,一边让骠骑护卫递送上去,一边说道:『大理寺事发突然,有闻司闻讯前去之时,流民已散……此乃后续调查汇总,请主公一览。』

  斐潜接了书册,翻开一看,发现阚泽调查的事项,比斐潜想象的还要更多一些。除了司马懿之前所说的发生在大理寺衙门口的情况之外,阚泽还补充了另外的一些信息……

  首先,这些难民流民,在各处关隘里面没有记录。

  不是川蜀所来的,也同样不是山东之处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