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3章陇右前因,贾诩远虑-第3/4页

加入书签
  贾诩也做出惊喜的神色来,亲切慰问,言谈之中自然也提到了昔日王符隐居的山林,表示明日再去瞻仰云云。

  一时间宾主复得欢颜,融洽非常,然后贾诩和赵县令下了山亭,继续往城中歇息不提,倒是王涵心中忐忑不安,一方面又要应对着不停的有人或是真,或是假的上前恭贺,另外一方面则是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一些什么,这心中擂着小鼓,一路咚咚响着而回。

  且不说赵疾王涵等人心中嘀咕,贾诩带着蒙恕到了驿馆,嗯,其实也不算是驿馆,像是临泾这样的小地方,那有什么正儿八经的驿馆,也是王氏的一处庭院,特意打扫出来给贾诩而已。

  蒙恕原本跟在李儒左近,现在李儒到了吕布之处,而吕布之处有蒙弘,所以也就不用蒙恕一直跟着了,而且陇右也需要一名蒙氏武将来平衡兵权,因此蒙恕在海头之战后,又重新回到了陇右,辅佐贾诩。

  蒙恕带着护卫在各处查看了一边,然后重新回到了正厅复命。

  贾诩见了,端着茶杯,然后微微偏头示意,『坐。』

  『谢使君。』蒙恕略微迟疑了一下,但还是拱手谢过,然后坐了下来。

  『可是觉得有些疑惑?』贾诩斜眼看了一眼蒙恕,说道。

  蒙恕点头说道:『确实如此。虽说某不才,然观临泾之地,虽说桑梓尚可,然产恐非盛也,若说人么,芸芸之辈,皆泛泛也……所谓王氏之后,更是粗略,若单凭潜夫之论么,似乎有些……』

  贾诩哈哈一笑,也是点头,然后轻声说道:『某此前来,既不是求钱粮,也不是求贤才,而是……为了主公而来……』

  『为了主公?』蒙恕一愣。

  贾诩点头说道:『主公于青龙寺大论,批驳邪经,叱责伪文,此乃千古之功也!只不过么……所破,当有所立……而当朝大儒,皆习今文久矣,司马、郑二人,虽说得享名望,然所著之书,与主公之意多有出入,不堪大用……』

  蒙恕思索片刻,恍然而道:『莫非……《潜夫论》?』

  贾诩点了点头,『此乃其一……』

  蒙恕吞了口唾沫。

  不过贾诩又瞄了蒙恕一眼,便笑笑,说道:『其二么,便是替主公明得陇右之士风也……』

  『陇右之士,多便习兵事,有烈士武臣之风,孝武之时,陇西成纪有飞将军,及其子敢也,又有孙氏搏击匈奴,昭、宣之时又有上郝,出赵氏,平定羌乱,皆良将也。世人皆言,「关西出将」是也……直至……』

  贾诩微微一叹。

  蒙恕以为贾诩叹息的是董卓,觉得董卓破坏了陇右『兵将』的名声,心中多少也是有些感叹,也陪着叹息了一声,却不知道其实贾诩心中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贾诩叹的是光武。

  贾诩心中根本就没觉得董卓有错,即便是董卓错了,那也是汉王朝,是光武帝刘秀错在前面导致的。

—————

  因为汉王朝从一开始,就没有给陇右豪杰阶层多少空间。光武帝之后变本加厉,更加严重……

  即便是在之前有这么多的陇右兵将为了大汉王朝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汉王朝一直对于陇右的人是设防的,所谓『李广难封』不完全是因为李广是一个倒霉蛋,而是因为汉武帝就不愿意封一个陇右人做侯!

  所以到了李广手中的,永远都是次一等,甚至是伪劣的,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翻盘去扇汉武帝的大脸饼子,恐怕也只有穿越众才有可能做得到。

  大汉王朝对于陇右不友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陇右地方势力的形成,是以陇右为根据地,以陇右胡羌为基础,以畜牧为重的阶级体制,和农桑为经济基础的大汉王朝的政治制度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西汉对陇右的开拓与建置是依次进行的,汉初承秦而有陇西,汉武帝对匈奴用兵后才开拓河西四郡及天水、安定二郡,宣帝时赵充国击破西羌后置金城郡。陇右八郡除陇西郡有少量原本的汉民之外,其余七郡的汉民基本上是大汉王朝先后通过屯田、充囚、驻兵等方式从内地迁徙去的。

  而这些人在和当地羌胡等人联合联姻之下,就形成及其复杂的社会生态,而这种社会生态,民风民俗,又是大汉王朝一手促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