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干净-第2/3页

加入书签
    荣国府再想像从前那样悠然自得,享福受用,又百无禁忌的话,就非明智了。

    譬如,贾宝玉再有个头疼脑热,林黛玉再有个咳嗽喘息,甚至贾政、王夫人身子不适了就请御医来治,便是在坑贾家。

    原本,他们就没有资格享受这等待遇。

    贾家有这个资格的,除了贾赦夫妇外,只有贾母。

    等贾母、贾赦夫妇没了后,就只有贾琮了……

    这方面贾琮能想到的,贾母、贾政等人自然不会想不到,心中也就愈发悲戚……

    贾家最盛之时,得宠的姨娘甚至有体面的丫头都能请御医来瞧。

    现在却……

    看着满堂悲的贾家诸人,贾琮心里其实很奇妙。

    他没有丝毫悲伤之意。

    他心中只想着一言: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如今虽看似艰难,贾家因此落难。

    可自此而后,贾家最大的两个祸根都没了,也基本上就没了日后抄家灭门的万恶之源。

    虽然外部仍有大敌,其中不少还是由贾琮引来的。

    但只要内部再无刚愎自负的蠢货们拖后腿,以贾家的门第,外面的敌人极难彻底覆灭贾家。

    甚至这一次,如果贾蓉能扛得住,咬死贾珍之死与他不相干,宁国府都未必有事。

    当日,贾琮十分明白,骨气血性早已被贾珍在这些年的羞辱打骂中折磨干净的贾蓉,在宗人府内绝难挺住。

    昨夜他给贾蓉出主意,也只以为宗人府会派人来验尸时问一句,不会将人传去……

    不过宁国若除,对他的牵扯拖累反而会更小许多。

    毕竟,若是贾蓉承爵宁国府,且身为族长后,他的手也不好常伸到东府去……

    贾蓉做什么决定,用不着听荣府这边的意思。

    所以,看着满堂悲色,贾琮的心里,却是出奇的平静和心安。

    总算基本干净了。

    ……

    大明宫,上书房。

    暖心阁内,崇康帝眼神森寒的看着忠顺亲王。

    登基十余载,如今大权在握,大义在身,太上皇一朝时的旧臣,悉数出京。

    满朝文官皆其一手提拔。

    军权虽还未全部掌控,但不得干政的将军们,又如何能成气候?

    最重要的是,能够指使这些骄兵悍将的人,如今几死于床榻上。

    这个天下,谁还能威胁于他?

    这便是他敢让新党在整个大乾推行新法的底气!

    却不想,忠顺王竟敢如此不识好歹,妄想坏他大事!

    军机阁中六大军机虽然在这十多年内,被他以手段分化的各自为雄,彼此间多有间隙,不能构成威胁。

    可说到底他们都是那人当年的班底,总还有威胁在,崇康帝不能对他们放心。

    这让崇康帝心中极不满,也愈发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大乾的军中制度,就注定了掌控军权者,必以军功为重。

    使得崇康帝想要找到能取代六大军机的人都难,因为有足够军功者,都是当年跟随武王打天下时立下的。

    他费尽心机才将六大国公分化,在他们中制造出重重矛盾,使得彼此虽不成仇寇,但也早不复当年的情义。

    若是再换个新人,还是武王旧部不说,之前的安排也都作废了。

    所以,他只能在开国功臣一脉寻找。

    只是开国功臣四王八公,四王且不提,虽然在太祖时功高盖世,每人都救过太祖姓名,因而封王。

    但四王本人及旧部,也都在太祖时就死伤殆尽,军中势力甚至都未能传至圣祖一朝。

    而八公中,也只有贾家荣国府,第一代荣国公贾源历经太祖、圣祖二朝,执掌军权。

    第二代荣国公贾代善于圣祖及太上皇两朝,掌军权,虽远不能与武王相比,但较今日六大国公却并不逊色。

    在军中,也留有足够的余荫人脉。

    所以,崇康帝决定拉拢贾家,扶持开国功臣一脉,对抗贞元一脉功臣。

    只待新法大行之后,便携天下大势,一举完成军权洗牌。

    适时,军政大权皆在其手,他才是真正的崇康帝,天下至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