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彻底爆了-第2/4页

加入书签


  【这首《登鹳雀楼》,用电子音乐跟人,跟词,很巧妙的做了一个有时代感的结合,给它一个全新的诠释……】

  ……

  【我们常常说教育身教大于言传,无声胜有声,虽然诗词是有形之物,但如果能够把诗词变成歌曲,然后让孩子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明白古人的审美观或者价值观,或许是润物细无声最好的方式了……】

  ……

  【“从军行”实际上是一个乐府古题,是古代文人用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的,但是杨炯写的《从军行》区别于多数写行军苦、行军难的从军行,而是写出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精神……】

  ……

  一首首歌曲,一首首诗词,渐渐改变了邓景和邰菡对《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的态度。

  “这个节目挺好的,很有教育意义。”邓景称赞道。

  “是啊,你看……”邰菡指了指正在做笔记的儿子,欣慰道:“平时让他背诗词,不是眼睛疼,就是肚子痛,现在都不用说,自己就跟着电视唱了起来。”

  邓子豪听到他们的谈话,转过头来,道:“这样好记呀,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说着,把唐·杨炯《从军行》唱了出来。

  这时,电视里又一个歌手登场了。

  “哇,林宇!”邓子豪惊呼道。

  “谁啊?”夫妻二人面面相觑。

  “一个歌手,他在那兔里唱的追梦,是我们班的班歌。”邓子豪解释道。

  “哦,就是唱哭你妈的那个人,对吧。”邓景笑笑道。

  “说的好像你没有哭一样,一个大男人,嗷嗷大哭。”邰菡吐槽道。

  “呃……”邓景尴尬一笑,转开话题道:“别说话了,让儿子好好听他唱的诗词。”

  电视里,林宇坐在舞台中间的独凳上,抱着一把吉他们,短暂的停顿之后,轻轻拨动琴弦。

  当第一个音符出来,同时响起的还有架子鼓、电吉他、贝斯等等乐器,一阵摇滚的、铿锵有力的旋律在欢快的跳跃着。

  只见,林宇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随着音乐,目视着前方,唱道:“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一开口,一股壮阔的气势扑面而来。

  仿佛。

  一眼穿越,来到了距今千年的那个元夕夜。

  东风拂过,数不清的花灯晃动着,仿佛催开了千树花,焰火纷乱,往下坠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阵阵星雨。

  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

  凤萧那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月亮在空中发出明亮的荧光,光华流转。

  鱼形、龙形的彩灯在热闹的夜晚里,翻腾。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一首唱罢,邓景和邰菡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夫妻二人,竟是被这首歌里波澜壮阔的气势给深深震撼了。

  这是词?

  这是歌?

  这是古典与摇滚碰撞出的强烈情怀。

  邓子豪才五年级,并未学习这首词,听的是曲,却不懂意,天真的问道:“爸爸妈妈,这个‘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他’是谁呀?”

  邰菡回过神来,拉儿子在自己身旁坐下,拿着笔记本道:“这个‘他’,你要结合上文来去理解,你看啊,前面说的是‘蛾儿雪柳黄金缕’,指的是在人群中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的姑娘。”

  “瞎说。”邓景在儿子的另一边坐下,道:“辛弃疾是一位沙场英雄,一位战场将军,他的爱国情怀都在每首诗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当时的历史是南宋与金国对峙,而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