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一门两院士-第3/4页

加入书签
        那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学术领域最尖端的人才,在每一个大学里,都算是稀缺资源。

        可以这么说,一个院士,不仅仅代表一份权威,还代表着一个团队,而一个院士的加盟,甚至就能意味着一个新建院系的出现。

        这就是他们带来的附加能量。

        而放在几年后,一个院士的存在,是足以影响学术资源的分配的。

        他们的流动,会带动整个学术资源的流动,背后所代表的,则是大量的科研经费,以及大批的高端人才。

        所以,不要小看一个院士的影响力。

        尤其是在90年代,国内总共才多少院士?

        答案是四百多名。

        而这些人,大多却是在各大名牌高校里的,安阳可不是教育大省,最好的安大,也不过排名三十开外,有些丢份儿,但这就是现实。

        所以,一家民办高校里,能手牵手坐着两位院士的话,那就真的算是相当特殊了。

        真到了那时候,工业学院不想被人关注,估计都很难了。

        陈哲显然不会意识不到这一点。

        当即用手支着下巴,觉的是不是应该再做点儿什么了。

        而看到陈哲这副思索的样子,许教授也有些疑惑,“怎么了,又想到哪儿去了?”

        陈哲就笑了下,“您老觉的,单纯依靠先进的实验室器材设备配置,是不是还差那么点儿意思啊?会不会显得有些俗气的暴发户错觉。”

        许教授愣了一下。

        随即呵呵一笑,“应该问题不大,我之前特意和南教授聊过,觉的齐教授不应该是那种人才对,先进的仪器设备、一流的科研环境、大量的科研经费,有了这三个条件,应该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陈哲先是点了点头。

        但随后却再次摇了摇头,“以我对齐教授的了解,这次也不会有太大的意外,但是,我们的眼光,可不能仅仅停留在当前啊……

        “所以,作为一家民办高校,我们除了解决这些问题之外,还必须要考虑一个自身底蕴的缺陷,那就得……在学术上求突破。

        “也只有在学术领域里展示了实力,才能进一步引进更多的高端人才,然后实现巩固和开拓双管齐下的全方位竞争优势。”

        许忠信一边仔细的倾听,一边下意识的点着头。

        显然对于陈哲的深谋远虑极为赞赏。

        不得不说,这个年轻人,是真的看得很远,也不知道是怎么养成的,很让人感叹。

        如果不是就坐在这儿,他都很难相信,这样远瞩的一番话,竟然会是出自一个年轻人的口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