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手机材质和电池-第3/4页

加入书签
        当然了,陈哲相信这老头儿最高兴的,应该莫过于自己拿给他的那个磷酸铁锂包碳技术。

        因为实现了这项技术,就等于是让磷酸铁锂从实验室里走向了市场。

        而这一点,就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对于能够推动社会发展,而获得的最大成就感。

        是对于他们工作上的认同,也是给予他们继续研发下去的最大原动力。

        一旦和古迪纳夫教授完成这个交叉授权,他们就会一起申请专利。

        然后,这两个专利也会暂时留在陈瑞注册的那家矩阵科技里面。

        同时,赵敬也会通过香江四维公司,在欧美申请一系列相关于磷酸铁锂的专利。

        包括磷酸铁锂的产品方面,比如特定参数限定、通过掺杂和包覆等手段对磷酸铁锂的改进、与其它材料混合使用等。

        也包括对磷酸铁锂锂电池的充放电检测控制方法,以及对该电池的使用,比如充放电过程中相的变化、阻抗的变化、比表面积等。

        还包括了相关的碳改性材料、铁位掺杂、磷位掺杂、锂位掺杂,以及相应的制备方法,比如水热合成法、高温固相法、液相共沉淀法,碳热还原法、机械固相法等。

        当然了,这些专利加在一起,可以形成几十个专利族,二百多件的相关专利。

        所以,赵敬也不可能一次性就都拿出来。

        只需要挑几个关键的,然后拿这个作为筹码,和矩阵科技合资在美利坚与国内,同时兴建一家锂电池制造工厂,就算是达成陈哲的目的了。

        而且,这家工厂也不需要自己去管理,到时候自然有矩阵科技和四维公司去主持。

        当然了,磷酸铁锂电池最合适的还是动力领域,并不是很适用于手机。

        一方面是平台电压不合适,另一方面,则是磷酸铁锂的克容量比较低,还比不上钴酸锂。

        而且,磷酸铁锂的优势,在于安全以及大电流,而手机,恰恰是不需要大电流的。

        所以,赵敬这是去美利坚,还肩负着另一个任务,那就是拿下贝尔实验室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授权。

        这个任务没什么难度。

        因为贝尔实验室,现在对于聚合物锂电池的对外授权,是持开放态度的,可谓是来者不拒。

        不是他们不重视这项技术专利,而是贝尔实验室始终解决不了反复充电后,电池就会鼓包变形的缺陷。

        以至于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鼓气是这项技术无法解决的本质问题。

        所以,才有了之后放开专利授权的事情。

        但是,这个问题后来被一个中国人给解决了,他通过改良电解液配方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鼓气的缺陷,造出了合格的,可以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上的聚合物锂电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