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内置天线的专利-第2/4页

加入书签
        虽然还没有群组功能,只是一对一之间的联系,但相对于那高昂的国际长途电话费用,已经算是一种幸福了。

        没有想太多,陈哲还是直接切入了工作模式。

        他这次要设计的,是手机的天线。

        最早的时候,手机的天线都是外置的,有的像是尾巴,有的像是独角,还有的自带伸缩功能。

        总之,那会儿的天线,是做不到内置隐藏起来的。

        一方面可能是想不到或做不到,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外置的天线,设计起来更简单。

        因为它采用的是单极子,在与工作频率波长有关的特定电长度下谐振,放在壳外,就能不受壳体的限制,手机内部电子器件对它的影响,也就小得多。

        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优异的无线通信性能。

        这样的外置天线,不但可以实现与数公里之外的基站通信,加一个可拆装的超大外接天线,甚至能直接与卫星通信。

        但是,外置天线的优点虽然多,但缺点,也同样鲜明。

        比如尺寸大、容易损坏、不美观等。

        后来出现的一系列机械结构,如伸缩、拉杆、金属旋转等形式,其实都是为了针对这种缺点而出现的。

        只是,物理上的特征,有时候并不能达成人们追求的目的。

        所以,陈哲就直接摒弃了这种外置的结构,而是选择了内置天线的方式。

        在内置天线的发展史上,先行者应该是hagenuk公司,这家公司也是在1996年,就最先推出了首款天线内置的手机。

        它采用了缝隙作为辐射单元,但仅能支持gsm900频段。

        而它的上市,其实并没有溅起什么水花,也没有在市场上引起多大的波澜。

        真正算得上横空出世,惊艳了无数人眼球的内置天线手机,还是诺基亚的直板机3210。

        也正是这款手机,成了后来在天线设计上的业界标杆。

        那就是平面倒f天线,也叫pifa(planarinverted-fantenna)。

        pifa天线的优点很多,比如体积小、频带宽、增益高、sar值低等。

        而pifa天线,也是倒f天线ifa的平面形式,二者都存在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无法适用于超薄手机。

        当然了,陈哲也不可能直接一步到位,现在就跨越到超薄手机的高度,步子迈太了,有时候也容易扯着蛋。

        所以,他选择的,还是这种ifa/pifa技术。

        嗯,希望诺基亚不要哭!

        ifa/pifa优越的电性能,包括sar指标在内,都足以确保,它就是首选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