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内阁-第2/3页

加入书签
        看到桌子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林枢满意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在内阁呆了多久了?”

        “回林学士,小的名叫冯源,家中历代为吏。自接了小的父亲的职后,一直在内阁当差,算下来已经有十几年了。”

        三十多岁的冯源在不到二十的林枢面前连腰都不敢挺直。官吏官吏,说起来是连在一起的,但实际上有些质的区别。

        向冯源这种世代为吏的家族,京城有不少。内阁的机密太多,为了防止泄密,大楚太祖高显康在昭武六年立下规矩,内阁书吏必须家世清白,以世袭的方式来替换年事已高的书吏。

        虽说这样做限制了内阁书吏的发展,但同时也享受到了朝廷的照顾。比如俸禄,房子这些哪怕是六品京官都达不到的。

        林枢亲切的说道:“冯书吏,来来来,坐下说话……”

        说些他不由分说的把冯源按在椅子上,拉起了家常。

        ……

        经过一个上午的交谈,或者说是林枢的话术引导,他从冯源的口中得知了不少关于内阁的隐秘。

        大楚内阁如今有四位大学士,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魏庆和为内阁首辅,他是皇帝与太上皇相互妥协才登上高位的。

        其人以和稀泥著称,林枢却觉得他有着大智慧,而且忠于国事,很有大局观。

        太子少师、谨慎殿大学士齐博瀚,内阁次辅,隆盛年间曾任礼部尚书,妥妥的太上皇一系,至于现在是属于义忠亲王还是忠信王暂时不知。

        根据冯源的看法,齐博瀚为人迂腐,十句话中,八句不离祖制,乃是程朱理学最坚定的支持者。

        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张黎,文武双全,其出身祥符张家,也就是前明英国公张辅的族亲。

        据传前明正统末年,张辅战死土木堡,皇帝带着瓦剌大军叩关,祥符张家支持太祖誓师伐虏,太祖念其家族南征北战,大功于国,便赐下了英国公的爵位。

        传袭今日,张黎的长兄袭了国公爵,守在祥符老家。张黎则是科举入仕,治德二年,四十五岁的张黎入阁,成为大楚最年轻的内阁大学士。

        为何说他文武双全呢?据说这位看似儒雅的大学士,有一次在大朝会上,因为军费的事,被一名武勋骂了娘。

        向来孝顺的张黎当场红了眼,直接撸起袖子就冲了上去。哪怕武勋中有好几人偏帮,可张黎如同战神附体,所向披靡,一人干翻了好几位武勋。

        要不是皇帝黑着脸让龙禁卫拉开双方,估计那名武勋回家他妈都认不出来。

        剩下最后一名内阁辅臣,就是主持琼林宴的太子少傅、文华殿大学士任国成,性格随和,颇有宋时欧阳修的风采。

        他最喜欢的事就是提拔少年英才,朝中有不少人受过他的恩惠。

        把冯源送出值房后,林枢提笔在纸上列出了几个人的名字,心中暗道:魏庆和短期内不会致仕还乡,根据上次密谈,可以确定老爷子是中间派,但稍微偏向于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