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两个在争论什么,左边年嫩的开口道:“当初唐朝失却陇右,吐蕃人打来,单靠着全城百姓冲上去,拿什么厮杀?一人吐一口唾沫,蕃军就能吓跑了么?只能是上去白白送死。当年若不是祖先投降,然后繁衍才能有你,都战死了,你从何来?朝代更迭,是朝堂上王侯将相的事情,干百姓何事,反倒替他他们白白送死?你怎么不去怪祖上当年投降了呢。”
另一个道:“之所以如今你能过得不错,不应归功于你祖上投降,是因为瓜、沙出了一个张议潮,出了历代归义军,率领边民将吐蕃大军赶打出去,然后你才不至于沦为人奴,活着还能过得不错。”
左边年嫩的仍旧不服,反驳他道:“若是抵抗必定得死,投降或许还能活,我就选降;没有人了,后人灭绝,却不是白死?凉州倒没有张议潮,奴部温末如今还在,有钱人不少,不也照样过得不错?光是厮杀顶什么用。”
年长的道:“那是因为百年以来,吐蕃没落,温末才有个出头的机会,谁还能全靠侥幸呢。不用你怕后人灭绝,中国从来都不缺人,缺的是那些不怕死,敢于殊死抗争的人。”
年嫩的突然想起件事,遂挖苦道:“既这么说,吐蕃人坏,怎么现在你的主张,却是联合吐蕃人抗夏呢?这不是打了祖上的耳光的么?忘了给先人报仇了?”
年长的道:“古人事引以为鉴,唐时若不奋起抗争,则边民沦为吐蕃之奴。于今之所以主张联合吐蕃人抗夏,是为免再沦为夏人之奴。你这样不知形势,做事全凭喜厌之人,空口白牙作小儿言,只惹人笑。”
照这个样子再争吵下去,只怕到后面能吵翻了脸,再打起来,说不得只好转移了话头,再去议论一些别的。
年嫩的看了一会外面,重新把话头转到西来寺那班僧人身上,又开口道:“按理说出家人清净寡欲,理应恬淡安宁,我看这厮们面皮憔悴,神情苦闷,反不如在家人逍遥快活,岂能长寿?天地造物,适时茁芽、长叶、花开、结果,繁衍不息。而彼等不循天道,堕其本性,岂不成害?可知诸教是为拉信众,诓人而已。”
右边年长的回话道:“此言谬矣。西蕃东去,至延州见一村流民,自谓识得中华人物,皆蓬首垢面衣衫褴褛,则笑人矣。况僧人亦需衣食供养,那几个做事的小沙弥,上有师傅管制,中有师兄欺负,又兼年幼,无有父母与他做主,如何安宁。
再且出家不过为觅出路,耐得寂寞立志修行的有几人?人多事繁与俗人无异,何来清净?自古下民无大异,而成就皆在顶峰。”因讲到“顶峰”两个字,年幼的比着上面道:“那么甘州的这个如何?”年长的见问捋须笑道:“德不配位,必有祸殃。”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因这句话,张陟陪行的意思要拿他,张陟叫他不必了。多事之秋,没精神在这点小事上动干戈。只听那年长的继续道:“你不见这几日西来寺前不安宁?是时候了。”听见这话,张陟急去轩窗向外看时,见外面来回的几个人影确实可疑。
张陟唤来从人看时,有人眼尖,认出其中的一个,那厮是思结暹龙不大常随的一个亲卫,前些日在夜落隔宫殿外时见过。只明日便是四月十五日,夜落隔一早便来西来寺礼佛,这些厮们鬼鬼祟祟,大为可疑!知道不妙,张陟叫莫声张,领着两个人一道烟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另一个道:“之所以如今你能过得不错,不应归功于你祖上投降,是因为瓜、沙出了一个张议潮,出了历代归义军,率领边民将吐蕃大军赶打出去,然后你才不至于沦为人奴,活着还能过得不错。”
左边年嫩的仍旧不服,反驳他道:“若是抵抗必定得死,投降或许还能活,我就选降;没有人了,后人灭绝,却不是白死?凉州倒没有张议潮,奴部温末如今还在,有钱人不少,不也照样过得不错?光是厮杀顶什么用。”
年长的道:“那是因为百年以来,吐蕃没落,温末才有个出头的机会,谁还能全靠侥幸呢。不用你怕后人灭绝,中国从来都不缺人,缺的是那些不怕死,敢于殊死抗争的人。”
年嫩的突然想起件事,遂挖苦道:“既这么说,吐蕃人坏,怎么现在你的主张,却是联合吐蕃人抗夏呢?这不是打了祖上的耳光的么?忘了给先人报仇了?”
年长的道:“古人事引以为鉴,唐时若不奋起抗争,则边民沦为吐蕃之奴。于今之所以主张联合吐蕃人抗夏,是为免再沦为夏人之奴。你这样不知形势,做事全凭喜厌之人,空口白牙作小儿言,只惹人笑。”
照这个样子再争吵下去,只怕到后面能吵翻了脸,再打起来,说不得只好转移了话头,再去议论一些别的。
年嫩的看了一会外面,重新把话头转到西来寺那班僧人身上,又开口道:“按理说出家人清净寡欲,理应恬淡安宁,我看这厮们面皮憔悴,神情苦闷,反不如在家人逍遥快活,岂能长寿?天地造物,适时茁芽、长叶、花开、结果,繁衍不息。而彼等不循天道,堕其本性,岂不成害?可知诸教是为拉信众,诓人而已。”
右边年长的回话道:“此言谬矣。西蕃东去,至延州见一村流民,自谓识得中华人物,皆蓬首垢面衣衫褴褛,则笑人矣。况僧人亦需衣食供养,那几个做事的小沙弥,上有师傅管制,中有师兄欺负,又兼年幼,无有父母与他做主,如何安宁。
再且出家不过为觅出路,耐得寂寞立志修行的有几人?人多事繁与俗人无异,何来清净?自古下民无大异,而成就皆在顶峰。”因讲到“顶峰”两个字,年幼的比着上面道:“那么甘州的这个如何?”年长的见问捋须笑道:“德不配位,必有祸殃。”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因这句话,张陟陪行的意思要拿他,张陟叫他不必了。多事之秋,没精神在这点小事上动干戈。只听那年长的继续道:“你不见这几日西来寺前不安宁?是时候了。”听见这话,张陟急去轩窗向外看时,见外面来回的几个人影确实可疑。
张陟唤来从人看时,有人眼尖,认出其中的一个,那厮是思结暹龙不大常随的一个亲卫,前些日在夜落隔宫殿外时见过。只明日便是四月十五日,夜落隔一早便来西来寺礼佛,这些厮们鬼鬼祟祟,大为可疑!知道不妙,张陟叫莫声张,领着两个人一道烟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