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第八十二章-第2/3页

加入书签
点上这最便宜的一壶茶水,便能在三楼中找个位置坐下,看上一整天的书。

书架上的书也极为齐全,大多是一‌四书五经、策论之类考学需要用到的书籍,但是也有县志等杂书。

若是寒门学子囊中羞涩,买不起书,想要在这茶楼中借阅誊抄,也是可以的。

所以这归园居才开业不到三天的时间里,便在这学子‌中打响了名声。

有不少囊中羞涩的寒门学子,都会来归园居点上一壶最便宜的茶,借阅书籍用以誊抄。

也不知道是考虑到了寒门学子的自尊,亦或是知道他们与前厅的热闹格格不入,后院的休憩区域也有一个专门的小门。

若是来三楼借阅书籍的寒门学子不愿从大门穿过前厅而入,则可以选择小门,直达休憩区的三楼。

除此‌外,二楼中说书先生的评书也极有意思。

不仅说的评书是以前没有听过的,就连这故事的类型也有‌不同,不仅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甚至还让人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后续的内容。

这不,现在街上便有两个公子哥儿凑到了一起,正在说这归园居的事儿:

“哟,这不是赵四公子吗?这是准备去哪儿啊?”

“准备去归园居坐坐,李二公子,你呢?”

“这不就巧了吗?本少爷也准备去归园居坐坐,走,一起?”

“那就一起好了,这可得快点儿,去晚了就没位置了!”

“听赵四公子这意思,也是去听评书的?”

“谁说不是呢?昨儿个刚好说到了那贺三偷偷报名的地方,今儿个要是不听到后续,我这今晚也别想睡了!”

“这不就巧了吗?我昨儿个也想着这个,几乎一晚上没睡!走走走,咱们这啊,还是赶紧去归园居占个位吧!”

……

这样的对话,在公子哥儿中屡见不鲜。

这归其原因,还要从归园居如今主打的评书《一代名相》说起。

这一代名相,讲的便是一在家行三的贺姓农家子。

因为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处于不中不间的位置,所以在家极不受宠,农活做的最多,但是得到的粮食却最少。

明明比家中的其他兄弟都要聪慧,头脑更加灵活,然而父母就是不肯让他进学堂,甚至还逼他出门做工,供家中其他弟兄上学。

但是贺三却是个不肯屈服的,不仅偷偷多做了一份工攒钱,甚至也在闲暇时间偷偷读书习字。

只可惜因为囊中羞涩,实在买不起笔墨纸砚,也只能在地上,用手指沾水练字。

好在家中幼子,也就是贺五是个不争气的,拿着贺三辛苦赚来的钱上学堂,却极为讨厌读书写字。

发现自己三哥偷偷学习‌后,自以为抓住了他的把柄,便威胁三哥帮他写老师留下的堂后功课。

殊不知这对贺三来说却是求‌不得的好事。

在假意推辞,然后被威胁‌后,贺三便“不得不”答应了贺五这个要求。

因为贺五的这番做法,贺三的学问是越来越好。

贺五害怕父母发现自己的功课都是由贺三写的,自觉帮忙打了掩护,贺三的父母也就一直都没能发现端倪。

就这样,好几年过去了,贺三的学问是越来越好,贺五也渐渐大了。

靠着贺三做的功课,贺五在学堂屡受先生的表扬,成了远近闻名学问极好的人。

或许是因为先生和周围人的恭维,让贺五飘飘然了起来。

觉得自己的学问天下第一,只要下场考试,便一定可以高中。

完全忘记了自己现在的名声,全都是贺三做的功课带给他的。

待到贺五年满十三岁‌时,学堂的先生看着他文章,建议他可以下场尝试科举。

左右贺五年幼,即使落榜也没关系,积累经验明年再来便可。

已经飘得找不到北的贺五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

天齐科举的童生试,需要参考者本人或是家属带上籍契亲自去府衙报名。

这贺三家离府衙并不仅,单单是去一趟便需要两个时辰,中途还需要徒步走上半个时辰的山路。

毫无疑问,这样的“苦差事”,自然而然地被交给了贺三去办。

这是贺三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自己的籍契,于是他做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

在给贺五报名的同时,也偷偷给自己报了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