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许元君讲七宝坐忘(一)-第2/3页

加入书签
    夫信者,道之根也,敬者,德之蒂也。根深则道可长久,蒂固则德可茂盛。然则璧耀连城之彩,卞和致刖;言开保国之效也,伍子从诛。斯乃形器着而心绪迷,理事萌而情思忽。况至道超于色味,真性隔于可欲,而能听闻希微以悬信也,听罔象而不惑者哉!如人有听闻坐忌之法,信是修道之要,敬仰与尊重,决定无疑者,加之勤行,得道必矣。

    夫坐忌者,何所不忌哉!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遗忘,故而,同于大通。此则言浅而意深,疑惑者听闻而不信,怀中有宝而求宝,其如之何?故云:信不足,有不信。谓信道之心不足者,乃有不信之祸及之,何道之可望乎?于信者何等之必要,仙道之第一宝也。

    冥女殿下听后,也点点头,张玄楚看到后,用神念对她问道:“信者,凡所有修仙者都明白,为何还要说如此多?”

    冥女道:“你们男人有时就是不定心,不信行,比如世人有的认为只有看到才是真,没看到就是假,如自己的祖宗也去世多世,同样未看到,难道就说它是假的吗,所以在信字之上,可表现出真意与信任,信的不是别人,而是信自己,信自心。”张玄楚听后,点点头,觉得说的也是个道理。

    许元君道:断缘者第二宝

    何也断缘者,谓断有为俗事之缘也。弃事而则形体不劳,无为则心自安宁。恬简日就,尘累日薄,迹弥远俗,心弥近道,至神至圣,孰不由此乎?

    故云: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或显德露能,来人保己;或遗问庆吊,以事往还;或假修隐逸,情希升进;或酒食邀致,以望后恩。斯乃巧蕴机心,以干时利,既非顺道,深妨正业。凡此之类,皆应绝之。

    故云: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我但不唱,彼自不和;彼虽有唱,我不和之。旧缘渐断,新缘莫结。醴交势合,自致日疏,无事安闲,方可修道。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若事有不可废者,不得已而行之,勿遂生爱,系心为业。

    张玄楚不明原因,用神念问冥女道:“他说的这是什么意思,我一句也没听明白。”冥女笑道:“还有你不明白的,也是难得,他所说的意思就是断了一切尘心俗缘,方能安心修仙炼道。总的来说,这讲经是为下面众多仙民和散仙所讲。”

    张玄楚道:“不管怎么样,既然来了,就听他说完这七宝。”

    许元君道:收心第三宝

    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欣迷幻境之中,唯言实是求是;甘宴有为之内,谁悟虚忘是非?心识颠倒痴狂,良由所托之地。且邻而居,犹从改操;择交而友,尚能致益。

    况且身离生死之境,心居至道之中,安不舍彼乎身?能不得此乎体?所以学道之初,要须安坐静心,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其它,不执着一物,自然入虚无,心乃合道也。

    至道之中,寂无所有,神用无方,心体亦然。源其心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

    今若能净除心垢,开释神本,名曰修道。无复流浪,与道冥合一起,安在道之中,名曰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静定日久,病消命复。复而又续,自得知常。知则无所不明,常则永无变灭。出离生死,实由于此。是故法道安心,贵无所着。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若执着心住空,还是有所,非谓无所。凡住有所,则自令人心劳气发,既不合理,又反成疾。

    但心不着物,又得不动,此是真定正基。用此为定,心气调和,久益轻身体爽。以此为试验,则邪正可自己知。若心起皆灭,不简是非,永断知觉,入于盲定。若任心所起,一无收制,则与凡人元来不别。若唯断善恶,心无指归,肆意浮游,待自定者,徒自误耳。

    若遍行诸多事,言心无尘染者,于其言甚美,于其行甚非,真学之流,特宜戒此。今则息乱而不灭照,守静而不着空,行之有常,自得真见。如有时事,或法有要疑者,且任思量,令事得济,所疑复悟,此亦生慧正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