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山东(三)

加入书签


  费县五彩崮燕子山,清二等甲喇章京刘彦明伏于山石上,焦急地等待着,清晨的风很凉,浑若未觉。

  “章京,来了!”

  刘彦明精神一振,山谷下来了一溜长蛇,迎风招展的军旗上,绣着一个大大的“陈”字。

  李明忠的部将、先锋陈上川部五千人开进了费县外围。

  “快随吾欢迎王师”,刘彦明跃下山岩,往山下奔去。

  “末将刘彦明恭迎王师”。

  陈上川一瞅刘彦明脑后的小辫子,顿时便有些不悦,“汝是孙延龄的部下?孙延龄呢?既已归顺,为何不剪辫?”

  “回将军的话,末将是孙总镇麾下中军刘彦明,奉总镇之命在此恭迎王师至燕子山后山会合,至于这根小辫,我家总镇说,等赚开费县城门后再剪”。

  陈上川脸色稍霁,“既如此,带路吧”。

  行至燕子山后山,孙延龄、徐洪镇、徐上远诸降将恭立一旁。

  “末将恭迎王师”,孙延龄的态度十分谦逊。

  “本镇乃是昌国公麾下总兵陈上川,昌国公的大军随后便到。汝说要赚开费县城门,怎么个赚法?”

  “陈总镇,我部每月十五都要去费县领一次粮草,今日正逢十五。可派人诈作取粮,夺门而入,费县必克”。

  “嗯,费县有多少虏兵?”

  “大约五千之众”。

  一听只有五千守军,陈上川哈哈大笑:“活该本镇立个头功,区区五千清虏,无须等大帅的主力到达。汝头前带路,立即攻取费县”。

  孙延龄刚刚投诚,不敢违拗,低眉顺眼地带路而行。

  甲喇章京徐洪镇部走在最前面,其余诸部潜行于后。

  “站住,干什么的?咦?是徐章京呀,又进城领粮?”守门的把总见是老熟人,呵呵一笑。

  “是咧,是咧,烦请老弟开个门”,徐洪镇憨厚地一笑。

  ......“父帅,不好了!费县失守,三哥战殁了”,四子石琳哭着进来禀报。

  石廷柱一阵头昏目眩,他五十七了,老年丧子,人生一大痛事!何况三儿子石华善,贵为额附,年轻轻便挂了定南将军印,他早视其为家族下一代的顶梁柱,不料竟战殁在费县。

  定了定神,问道:“费县多山。我军又据有地利,为何丢得如此之快?”

  “都是孙延龄那狗贼,他降了明军,诈取城池,导致三哥阵亡”,石琳气哼哼说道。

  “孙延龄!”

  石廷柱恨声道:“本额真要剥了汝的皮!”

  他毕竟是努尔哈赤时期的老将,很快便恢复了镇静,“不好,赶紧准备礌石滚木,小心明军攻山,来人,快马飞报大将军,费县失守了”。

  石廷柱没猜对,大明昌国公李明忠攻下费县后并未攻打艾山,而是留下杨彦迪、孙延龄部六千兵马守费县,自率两万七千大军大迂回,渡过浚河、沂水,攻下了沂州北部的葛沟店。这种大迂回包抄歼敌的战法,是光武大帝最喜欢用的,明军上上下下皆习惯用此招。

  清安远靖寇大将军岳乐闻明军占了费县,第一反应与石廷柱一样,以为明军欲往东南攻打沂州。结果,等了六、七天毫无动静。

  他盯着舆图左看右看,猛然叫了声,“不好!”

  “大将军何故惊呼?”一旁的镇国公多尼问道。

  “费县的明军迟迟不见动静,必然是北奔沂水上游,断我军后路去了”。

  多尼瞅着舆图,不知不觉便汗流浃背,“如此我军危矣!末将愿率军北上,力保后路不失!”

  “不”,岳乐冷哼道,“兵法云,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吾料费县明军的主力此时必然已经离开费县,绕至沂水上游。他们以为我军一定会沿沂水北撤,本帅偏要出其不意,反攻费县”。

  “反攻费县?”

  ......多尼思忖着岳乐的话,击节称叹,“大将军用兵真有孙武之风!末将佩服!”

  “报!伪明光武帝逼近沂州,在城南百里外扎营”,哨骑飞报。

  岳乐当机立断,要撤退须趁早。令固山额真祖泽润、梅勒章京祖泽沛领六千兵马守卫沂州,阻击明军,自己率主力至艾山与石廷柱会合,四万五千大军往费县杀去。

  

  “一代名将,据关外,收关内,堪称往复有忠义;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真个里外不是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