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征途(三)

加入书签


  陆文野走入庵堂,庵堂内供奉着无极圣祖,这个神可不得了,是所有生物的主宰,在人死后有判决人的再生、超度或入地狱的权力。后来,从这个神又衍生出无生老母。

  除了无极圣祖,还摆放着“天地亲君师”牌位。罗教不仅拜祭无极圣祖,还拜祭“天地亲君师”。

  “真空家乡,无生父母”,陆文野吟起了八字真诀。

  “真空家乡,无生父母”,数百教徒齐声吟诵。

  “各位教友,今日本座给大家讲解的经文是罗祖的,此卷共分上、下两册”,陆文野开口讲法,不知咋搞的,脑海里全是刘氏的容颜,神情一阵恍惚。

  “老官”,刘正轻轻提醒,“您昨日已经讲过了”。

  “嗯?讲过了?”

  陆文野一楞,自己光想着孙氏,居然忘了这茬。毕竟是年轻人,反应确实快,当即转寰道:“罗祖的经文,其精妙深奥之处,岂是一遍便能讲通的?”

  好个陆文野,居然从不同的角度,把又讲一遍,直把信徒听得如痴如醉。

  一讲便是一个时辰,讲完,他又打开藏经柜,取出了另外一本经书。师父陆逵,钱没给他多少,经书倒是给了十几册,其中精华便是罗祖所着的五部六册。

  “各位教友,现在本座给大家讲解,此卷讲的是修心,天地的本源是虚空,唯有修心才能上通本源”

  “扑通”,正在滔滔不绝之际,教友、脚夫张喜柱一头栽倒。

  “怎么回事?”

  “快救人!”

  众人一阵哗然。

  陆文野给张喜柱一把脉,叹了口气,“这是饿晕的呀!”

  一说饿,庵堂内的一大半教友,肚子都“咕咕”了起来。

  陆文野掐了掐张喜柱人中,喂了点热水,掉着气,打开包袱,取出孙氏给的白面窝头。天气太冷,江北收成不好,只有孙氏这样的大户人家才能吃到白面窝头。陆文野虽说是教首,平常也只能吃些粗粮。

  掰开窝头,塞进张喜柱嘴里,又喂了点热水。肚里有了食,张喜柱眼里恢复了几分神彩。

  明军占了江南后,满清的漕运断了一大半,这就让安庆一带靠水吃饭的脚夫、漕丁们没了生计,再加上天冷,地里的收成低,一大半信徒都吃不饱饭。瞧着陆文野包袱里的白面窝头,个个两眼冒光。

  “唉!”

  陆文野长叹一声,“这是一位教友捐给本教的。吾教教义,兄弟姐妹们当相亲相爱,大伙拿去分了吧”。

  区区十几个白面窝头,哪够七、八百教徒分,每人还分不到一小口。

  见陆文野将自己的窝头分了,教友潘虎十分感动,他是安庆绿营的军士,当兵的,能吃饱。取出两个黑面馒头道:“这是吾省出的口粮,也分与兄弟姐妹们”。

  “吾这有块面饼”,“吾这有块麸糠”有粮的帮助没粮的,庵堂内一片相亲相爱。

  讲完经,众人散去,只剩下了刘正、潘虎、翁长贤等十几个头目。

  刘正忽然取出张纸,递给陆文野道:“老官,您看看这个”。

  陆文野打开纸,见是抄写的一段文字,还以为是什么经文,仔细一看却不是。上面写着:当读到“倘有血性男儿,号召义旅,助朕北伐,朕引为股肱,编为正军”时,蓦地一腔热血,涌上脑门。

  他想起了自己的恩师陆逵,师尊曾做过大明的总兵,遁入茅山,不肯降清,心中常以不能恢复大明衣冠为憾;他想起了孙氏,自己要是起义兵响应那皇帝老儿,是不是也能混个一官半职?有了官身,便不再是中九流,而是和程老爷一样的上九流,不就可以娶孙氏了?

  大明朝不平等,有老百姓编的三道顺口溜为证: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君王四封藩,五流宰相六流官,七进八举九解元”。

  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四流皮,五流弹唱六流金,七僧八道九棋琴”。

  下九流:“一流高台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

  孙氏的公公程老爷中过举人,属于上九流第八等,陆文野是罗教长老,属于中九流第八等。整整差了一个阶级,想娶孙氏,难!若能当上官,便是上九流第六等,比程老爷高两级,谅那老儿也不敢不答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