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苏松-第2/3页

加入书签
  管效忠、王辅臣打得很有章法,先是用大炮轰击,再用冲车撞击城墙破损处。真义土城用土石垒成,并不甚牢,很快便被撞破了多处。

  “杀!杀!杀!”

  各路清军嚎叫着从城墙破损处入城。

  “父帅,您赶紧带大军从东门撤退,儿率军挡住他们”,诚意伯刘孔昭的儿子刘永锡向刘孔昭请命。

  刘孔昭舍不得儿子,可身为一军统帅,又岂可儿女情长,咬着牙同意了。

  刘永锡率一千五百部下,在真义镇东门外列阵,阻击清军。

  “刘兄”,忽闻两声呼唤,好友叶继武、吴珂来了。此二人皆是刘永锡好友,读书人,部下五百人中,大多读过书,号称儒林营。

  刘永锡吃了一惊:“汝等怎么来了?”

  “闻刘兄欲为国捐躯,岂可让兄独死?特来相陪!”

  “胡闹,读书人不好好读书,轻言牺牲,与国家何益?起紧走!”

  叶继武怒道:“国家有难,正我辈粉身碎骨之时,岂可因读书为名而逃避责任?”

  吴珂亦大笑:“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谁云书生无用?今日予定要与刘兄一起,杀个痛快!”

  刘永锡劝不走二人,只好和他们一起合兵阻敌。

  清军的追兵到了,如狂涛巨浪,拍打着这块小礁石。

  任尔风大浪急,我自岿然不动。

  坚守了三个时辰,三人及两千部下尽皆战殁,却掩护了大军撤退。

  战后,刘孔昭使人找寻儿子尸体,却只寻到破损的战袍和一堆碎肉,不由得老泪纵横。

  清军夺了昆山的门户真义镇,又趁势来夺昆山。

  刘孔昭与诸将商议后,决定放弃昆山、太仓州,全军退守嘉定。嘉定城高池深,又靠近崇明岛、上海,可以就近得到友军的支援。

  管效忠和王辅臣杀到嘉定城下,却怎么也攻不下嘉定。残酷的守城战,一直在打。

  “额真,末将愿领兵为先锋,拔掉柘林、朱泾、南桥诸镇,攻取松江府治华亭”,嘉兴总兵张国勋对固山额真朱马喇说。他刚升了官,由杭州副将升为了嘉兴总兵。接到了敕封,干劲十足,欲立大功,以报清帝圣恩。

  别看朱马喇的军队是尼堪的败兵,只剩三千人,可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满洲大爷,全军的主帅自然是朱马喇。

  见张国勋主动请战,朱马喇大喜,他的军队不多,不愿意多消耗,乐得保存实力。

  一路上行军很顺,未遇抵抗。

  明军总兵蔡禄,十分清楚双方的实力差距,干脆放弃其他地方,将各地守军集中起来,守卫上海。

  上海城在吴淞江、黄浦江交叉处、水道可通大海,能得到崇明岛明军的支援。孙贵甚至派了几十艘战船,开进吴淞江、黄浦江,炮击攻城的清军。

  张国勋损失了近千名部下,却攻不下上海城。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大明朝松江府棉花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赋税十倍于宋朝。

  这么有钱的地方,朱马喇和张国勋自然不会放过。先是以“通明”为名,抄了一批士绅的家;接着下令每张纺机年收税银五钱,以作军饷。

  其实这些年,松江府屡遭兵灾,“昔日繁华,已减十分之七”。清军一征重税,很多人都觉得无法忍受。

  “庄兄,鞑子横征暴敛,大家都快活不下去了。不如您领着大伙反了吧!”

  吴嘉胤、宋际、曹家驹请求庄征麒。

  这几人都是松江府治华亭县的士绅,原先皆有功名,被清江南总督郎廷佐兴起“奏销案”革了,本来就一肚子火,现在清军又征重税,火上浇油,密谋起义。

  诸人中,庄征麒最有钱,庄家布庄,闻名华亭。

  庄征麒想了想道:“此事非陈子明领头不可”。

  陈子明,指的是陈鉴。陈鉴是化州乐岭村人,字子明,“博极群书”,下笔数千言立就,被誉为岭南才子。他的祖父更有名,乃是有“藩臬清风”之美誉的名宦陈珪。

  此人生就侠义心肠,同情困苦百姓,憎恨贪官污吏,最喜替人打抱不平。顺治二年,因同情、支持反清义军首领陈子龙,被捕入狱。后来明军打下华亭,将他放了出来。他不愿为官,游荡于华亭一带,以诗文结交天下名士,是松江府响当当的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