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吞鲁(十)

加入书签


  “完勋,汝怎么来了?”

  舟山落伽山岛上,平西伯王朝先见到了王翊。

  鲁监国麾下将领中,王翊和王朝先关系最好,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

  “平西伯,一言难尽,大兰山危急,吾打算找监国求援兵”。

  “监国在普陀山岛,随吾来!”

  自从被何腾蛟诱降了不少兵马后,为了防止部下逃跑,鲁监囯不敢再待在大磨山岛,而是将军队重新驻扎在普陀山岛和落伽山岛,这二岛比较狭小,朱以海令部下待在船上,轮流登陆休整。

  王朝先、王翊来到普陀山岛朝见鲁监国朱以海。听王翊说完大兰山的情况后,朱以海眉头紧皱。他现在仅剩最后的两万兵马,清军主力皆在大兰山,即使全军去救,也不一定能救得了。可见死不救吧,又怕部下寒心。只好说自己要考虑一下,让二人先下去休息等候。

  他召来定西侯张名振、礼部尚书吴钟峦、户部尚书孙延龄、吏部左侍郎朱永佑、兵部右侍郎李长祥、张煌言、国子监祭酒徐孚远、太常寺卿任廷贵等重臣商议。

  吴钟峦、孙延龄、徐孚远主张救;朱永佑、李长祥、张煌言、任廷贵主张放弃大兰山,在舟山与清军决战。

  张名振忽然道:“监国,您何不施驱虎吞狼之策?”

  “驱虎吞狼?”

  “正是。清军是虎,靖军是狼。清军攻打大兰山,目标是冲着舟山来的。监国您何不暂时撤出大兰山,在普陀山坐观清军和靖军交战。虎狼相争,蛟龙得利,不管他们谁胜,自身的伤亡必然惨重。您便可趁机击之,夺舟山为基业”。

  朱以海点了点头,又道:“张卿此言虽善,可大兰山里被包围的数万忠良怎么办?”

  张名振慨然叹道:“为大事者,不拘小节,事到如今,也管不了大兰山了”。

  “唉!”

  朱以海长叹一声,唤来王翊,跟他说自己刚刚兵败,实在没有能力救援大兰山,让他尽量把大兰山军民转移到舟山。

  “监国”,王翊流泪了,“大兰山被鞑子团团围困,他们又如何转移得出去呀?”

  朱以海亦泪流满面,朝着王翊深深一拜:“王卿,孤对不住汝和大兰山的将士啊!”

  这一拜,让王翊再也说不出话,给朱以海施了一礼,踉跄着退下。

  王朝先听闻此事,等张名振走出厅堂,一把揪住衣襟,“汝出的好主意!居然置大兰山众兄弟的性命于不顾!”

  张名振亦大怒:“吾一心为主,问心无愧!”

  二人越说越僵,居然扭打起来。

  吴钟峦、朱永佑等急忙拉架。

  王朝先和张名振的矛盾由来已久。

  张名振原先是台州石浦游击,鲁监国航海时,他护卫着朱以海飘泊在海上,忠心耿耿,深受朱以海信任。王朝先原先是肃虏侯黄斌卿的部将,因为不满黄斌卿的压制,才投奔的朱以海,虽然也是鲁军核心将领,但在朱以海心里的地位,和张名振没法比。

  鲁监国对张名振非常信任,委以节制诸军大权,王朝先感到不公平,内心十分不服气。张名振治军又极严厉,多次侵犯了王朝先的利益,王朝先很气,多次声称要教训张名振。此次终于爆发。

  “汝是说王朝先和张名振打起来了?”

  浙闽总督何腾蛟精光烁烁地盯着鲁监国的户部尚书孙延龄。

  孙延龄早已被何腾蛟收买,成了其在鲁军内部的耳目。

  “正是,此乃吾亲眼所见”,孙延龄一脸谀媚。

  何腾蛟沉吟良久,忽然走到孙延龄身边,拍了他一下肩膀。

  “孙尚书,汝立大功的机会到了。务必要想办法深化二人的矛盾,拉拢王朝先归顺监国靖王殿下。汝放心,事成之后,本督一定给汝叙功”。

  被何腾蛟拍了肩膀,孙延龄受宠若惊,这意味着自己已经被何督宪视为自家子侄辈看待了。何其荣光!

  当场夸口道:“督宪放心,下官一定想办法挑拨二人,让王朝先尽快归顺我靖军!”

  孙延龄立即采取行动,他管着户部仓库,在分配各类物资时,故意偏袒张名振,多给物资;减少王朝先的物资供应。又故意放出风,让王朝先知道。

  王朝先听说后,十分生气,吵了几次,闹到朱以海那里,最后不了了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