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吞鲁(二)

加入书签


  苍茫的大海上,一队队战船蹒跚地行驶着,其中最大的那艘福船格外醒目,猎猎的海风中,大明的日月旗迎风招展。

  鲁监国朱以海全身甲胄,仗剑而立在甲板上,双目炯炯有神地盯着远方,不知在想些什么。

  “殿下,海上风大,您的身子可吹不得风,赶紧回船舱吧”。

  一个柔弱的声音传来,正妃陈氏将锦袍披在了朱以海的身上。

  朱以海有哮疾,这是长年在海上得的毛病,不能吹风。

  “唉”,朱以海叹了一口气,紧紧攥着陈氏的柔荑走进船舱。

  陈氏的长相很柔弱,削瘦的身躯似乎风一吹就能刮倒。但是朱以海却知道,这是个坚韧无比的女人,总能在自己悲观失望的时候,给予自己勇气。

  进了船仓,西宫妃荣氏正逗弄着世子留哥。

  看着留哥的小脸,朱以海露出了笑容,这是他的儿子,也是此生最大的慰藉。

  朱以海很可怜,一生为复兴大明,失去太多!

  崇祯十五年,清军破衮州,元妃周氏自刭、世子朱弘甲,次子朱弘槻失陷。

  博洛攻陷浙东,继妃张氏下落不明,叛将张国柱将他的宫眷和几个儿子押往杭州。清廷以此为要挟,要他剃发归降,他痛斥清廷“平夷我陵寝,焚毁我宗庙”,断然拒绝。几个儿子朱弘枬、朱弘椮、朱弘椇、朱弘栋俱遇害。

  全家仅剩朱以海一人,他毅然从舟山来到福建抗清。

  本以为仅剩自己孤苦伶仃一个人的朱以海,在福建遇到了惊喜。次妃陈氏划着小舢板,从浙江划到福建来寻他。

  这个外表柔弱、内心却极坚强的女人,就这样,划了几个月的小船,寻到了自己的夫君。

  见了陈氏,朱以海简直不敢相信,抱着她痛哭,当即立为正妃。

  后来陈氏给他生了两个女儿,又有了西宫妃荣氏和世子留哥,自己和继妃张氏所生的长女,也嫁给了闽安侯周瑞的儿子周衍昌,这才有了点家的感觉。

  小留哥怯生生地问:“母妃,我们这是去哪?”

  “普陀山”。

  “普陀山好玩吗?”

  “留哥儿乖,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去了那里,让菩萨保佑留哥儿长命百岁”。

  鲁监囯的船队终于抵达了普陀山岛。

  朱以海淡淡地下令:“登陆”。

  “不可”,一声大吼,礼部尚书吴钟峦挺身而出。

  “吴卿,为何不能登陆?”

  “礼不可废!您是监国,张名振、王朝先、张煌言皆是您的大臣。天下间只有臣迎君,岂有君迎臣的道理?”

  朱以海恍然大悟,使人通知张名振、王朝先、张煌言,自己端坐在船上,等着三人迎接自己。

  很快地,礼炮响起,定西侯张名振、平西伯王朝先、兵部右待郎张煌言恭恭敬敬地前来迎接。

  朱以海大喜,左手搀着张名振、右手挽着张煌言下了船,来到普陀山小城。

  此时的鲁监囯残部有一万多,加上张名振、王朝先、张煌言的一万多部下,在舟山的总兵力不足三万。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各地打着鲁监国旗号的义军仍有少,驻温州三盘的闽安伯周瑞、平虏伯周鹤芝,有兵马万余;驻守宁波府四明山寨的王翊、王江、冯京第等,有义军三万。加在一起,朱以海的残部依然有六、七万之众。

  两万多鲁军聚集在舟山的普陀山、落伽山两个小岛上,很快地粮饷就耗尽了。没有饷,对鲁军来说已经习以为常,鲁监囯的军队一直没有稳定的地盘,经常拿不到军饷。但是没有粮,麻烦就大了。

  鲁监囯召集张名振、张煌言、王朝先、阮进、吴钟峦、任廷贵、朱永佑、李向中、徐孚远、李长祥、孙延龄等文武官员商议。

  “诸卿,军中粮尽,孤意去绍兴打粮,如何?”

  “监国,我军新败,攻伐绍兴未必能胜。还是休养生息为好!”

  文武大臣皆不同意。

  “可若不伐绍兴,粮饷从哪来?”

  户部尚书孙延龄开口了:“监国,您何不向靖王委任的浙闽总督何腾蛟借粮?”

  兵部侍郎李长祥亦道:“不仅要向他借粮,普陀山、落伽山岛太狭小,难以容纳几万兵马,还要让他划出一个大岛来让我们的兵马驻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