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平藩(十二)-第3/4页

加入书签
  后世,乌江岸边有坟,俗指为西楚霸王坟者,不知即王祥墓也。

  传说一个人悲伤到了极点,是不会有眼泪的。

  刘之复逃回遵义后,将王祥的骨灰罐交给熊氏,熊氏一滴眼泪都没流。

  她抱着骨灰罐默默地抚摸着,那些埋藏在心底的记忆,在脑海中穿梭。

  那一年,她十六岁、他十九岁。他练完拳,饿,盯着庖屋前挂着的熏肉、腊鱼怔怔地看,她扑嗤一笑,塞给他一个装满小点心的食盒,羞红着脸,飞快地跑开了。

  他受了王应熊府二管家的欺负,情绪低落,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院里的台阶上发楞,她急然出现,安慰他,“君勿自弃,他年必为囯家栋梁!”

  那一日,他去考武举人,临行向她发誓,若得中,必来娶她。她偷偷地跑去向佛祖上香,求佛祖保佑他一定高中。

  “夫人”,刘之复的一声低唤,将熊氏拉回到现实。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必须为生存挣扎!

  “夫人,明军即将兵临城下,大帅不在了,人心惶惶,是不是请大公子回来主持大局?”

  熊氏感激地望了刘之复一眼,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王祥兵败后,诸将只顾自己逃命,唯有刘之复抢了王祥的骨灰回来。王祥战死后,人心叵测,又是这刘之复竭力稳定着危局。若没有他,不知有多少人欲卖自己母子求荣。

  “刘参将,汝速招璯儿、遟儿还有王命臣将军回防遵义”。

  “是,夫人”。

  熊氏想了想:“另外,再秘密遣人和明军谈判,告诉范友贤,若他肯给我的孩子们一条生路,遵义愿归降朝廷。此事要秘密进行,免得动摇军心”。

  “夫人放心,末将省得”。

  刘之复领命退至门口,忽被熊氏唤住。

  熊氏向刘之复深深地道了一个万福,“这段日子,多谢刘参将了!”

  刘之复眼睛一酸,“夫人放心,末将誓死保护夫人和少主安全!”

  播州府容山司范友贤大营,范友贤接见了熊氏派来的使者。

  “王夫人使汝来有何话说?”

  “夫人派吾来向大帅请降,若大帅肯放过诸位公子性命,夫人愿举遵义而降”。

  范友贤心里冷笑,战败者有何资格与吾谈条件?

  沉声对使者说道:“汝回去告诉王夫人,诸位公子乃是罪将亲属,本帅无权决定其生死,必须由监囯圣断。若她迷途知返,尽速归顺朝廷,本帅会替她酌情向监囯求情,是生是死,全凭造化了”。

  使者领命而返。刚走,范友贤便召集众将商议。

  “那熊氏迟迟不肯投降,无非是仗着手上还有些兵马。东线的贼将王命臣部,目前驻于湄潭县。本帅欲全歼这王命臣,诸君久战疲惫,尚能再战否?”

  “末将愿随大帅死战!”

  “好!这才像是吾大明的将军!”

  范友贤下令皮熊、武邦贤率军两万,渡过湄潭水,抢占三度关,截断王命臣西逃遵义的道路;自己率领杨光谦、马万年等将,领兵四万追击王命臣。

  王命臣接到熊氏命令后,率部弃湄潭城往遵义逃窜。

  逃到三度关,发现此关已被明将皮熊、武邦贤抢占。

  王命臣叫了一声苦,只得率部攻打三度关,企图打通逃往遵义的道路。

  攻了半天,没打下来,范友贤的追兵到了。

  “杀!”

  喊杀冲天,四周皆是明军。

  “弃械免死!”

  随着一声声喝叫声,被团团包围的部下再无斗志,纷纷缴械投降。

  “唉!此天命也!”

  王命臣长叹一声,扔掉了手里的刀,跪地请降。

  王墀璯、王墀遟率部逃回了遵义,加上城里的守军,遵义城内仍有守军六万。如果东线王命臣的几万人马能撤回来,十万人齐聚遵义,未必不能一战。

  “报!大公子,王命臣将军兵败被俘了!”

  王墀璯一阵眩晕,定了定神,牙齿咬得咯咯响,“传吾的将令,征发全城百姓上城协守,遵义要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璯儿”,一声轻柔地呼唤,熊氏走了进来,脸色平静如水。

  “事已至此,何必让遵义百姓与吾家一起陪葬,下令投降吧!”

  二公子王墀遟不服,“母亲,儿尚能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