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镇压(二)

加入书签


  夜深了,五十四岁的清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正在给摄政王多尔衮上密疏。

  甘肃回族将领米喇印、丁柄栋等拥立明朝宗室延长王朱识锛,发动了反清大起义,占领了几乎整个甘肃和部分青海。

  义军声势浩大,号称百万。

  多尔衮很震惊,派固山贝子屯齐、固山额真韩岱领兵征剿。

  孟总督觉得很丢脸。这怎么行?在本督的辖区发生的叛乱,应该由本督来剿灭。派别人来,本督的脸面往哪搁?

  于是孟总督向多尔衮上密疏,说自己完全有能力镇压回民叛乱,您就别派满洲大军来了,浪费银子。

  多尔衮大喜,遍地锋火,他正缺兵马。一纸调令,将屯齐、韩岱的军队留在山西大同归英亲王阿济格指挥。

  这位孟总督是大清的忠臣。原先是大明副将,因为犯了罪,被一撸到底,回家喝小米粥。

  心里不爽!皇太极打下永平后,他索性降了清。

  皇太极仍旧任命他为副将,极其恩遇。

  清太宗手段了得,最会笼络人心。有一回召见他,以金卮赐酒,并道:“朕与明朝皇帝不同,凡是我的臣子,都会赐座,一同饮食”。

  这顿饭吃完,孟乔芳对大清忠心耿耿。

  明朝总兵祖大寿遣使来见孟乔芳,欲打探清军的动向。孟乔芳绑缚使者,献给皇太极。

  孟总督自称有能力平乱,可不是吹牛。此人颇有军事才能,曾替清朝平定汉中,又随豪格征四川,屡立战功。部下张勇、陈万略、赵光瑞、马宁、刘友元、佟透诸将皆将才。

  “摄政王欲派兵平乱,本督劝阻了。河西之乱,河西之将平之。汝等都议议,怎么平乱?”

  孟乔芳端坐中军大帐,威风凛凛地召开了平叛军议。

  “制台,贼军虽然接连攻下凉州、洮州、岷州、兰州、狄道、渭源、河州,声势浩大。但依末将看,却有一个致命弱点”,游击张勇说道。

  张勇本是大明副将,降清后授游击。孟乔芳觉得张勇有名将之资,颇为信重,尝私下跟他说,若立战功,即破格升其为甘肃总兵。

  “哦,非熊,汝说说看,贼军有何弱点?”

  “贼军号称百万,其实不过十万众,却分布在由肃州到狄道的狭长地区,战线太长,可以各个击破”。

  孟乔芳大喜:“非熊之策,与本督不谋而合。贼军正在攻打巩昌,先打巩昌之敌。诸将听令,令马宁、赵光瑞救援巩昌;其余诸将随本督屯兵秦州,为二将后援”。

  “末将领命”,诸将齐声应命。

  马宁本是大明参将,降清后升为副将,隶汉军正白旗。因为被编入了汉军旗,勉强也算“旗人”,所以对清朝比较忠心。

  赵光瑞是明朝名将赵率敎族侄。可叹族叔在遵化之战中以身殉囯,族侄却做了汉奸。

  马宁和赵光瑞率军悄悄潜行至巩昌城附近的广武坡,见无数头戴白色圆帽的回兵正在攻城,似乎并没有发现己军的到来。

  “赵将军,此是吾军首战,若不胜,何颜见制台?请随吾死战!”

  马宁大声地对赵光瑞说。

  “敢不从命?”

  起光瑞挺起胸膛,毫不含糊。

  “杀!”

  二将忽然杀向回军,战于广武坡。回军遭到突袭,猝不及防,大溃。

  二将得胜后,又冲杀七十余里,杀回军三千,余众悉溃。

  首战一打完,孟乔芳立即拈量出了义军的战力,其兵虽众,战力却不强。

  当即下令兵分三路,进攻义军。命张勇、陈万略攻打临洮;额塞、马宁、刘友元攻打内官营;赵光瑞、佟透攻打岷、洮、河三州。

  连战连捷。张勇在马韩山击败义军,收复临洮;赵光瑞在梅岭生擒义军将领丁光射,攻取岷州、洮州、河州;马宁进击内官营。

  义军退守兰州。

  兰州城内,义军首领米喇印与丁国栋商议,要派人将廷长王朱识锛,送到城外弘化寺马家坪一带。

  这可是大明宗室、义军的旗帜,万不可落入清军之手。

  “蒋将军”,米喇印唤来大将蒋囯泰,“汝带三千兵马,护送殿下至马家坪。万一战局不利,立即将殿下送去肃州,千万小心护卫,不得有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