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赣州-第2/4页

加入书签
  赣州,东邻福建,南毗广东,西接湖南,北连吉安和抚州,“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自古就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战略要地。

  问题是这座城太坚固、太难打,一时半会打不下来。义军初起,最缺的就是时间,哪有时间浪费在坚城之下?

  怎么个难打法?

  三面环水,位于赣江南口。赣江之所以叫赣江,是因为章水、贡水在此处成“人”字形汇集。赣州伏位于“人”字底部,被赣江、章水、贡水三面包围。

  不光三面环水,城墙还修得又厚、又高、又坚。周长十三里,城高二丈二尺,用坚固的青石砌成。护城河、墙垛、城楼、马面、炮城设施齐全,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建春门、涌金门,五座城门中,前三座城门,有二重或三重瓮城,后两门挨着水。

  城高江多还不算,山还多,四周有武夷山、雩山、诸广山及南岭的九连山、大庾岭等山脉及其余脉,周高中低、南高北低。

  又靠山,又临水,还坚固,金大帅想啃赣州,牙不好可不行。

  金声恒不信邪,他的大军出发了。

  大明崇祯二十一年三月十六日,金声桓统领大军,号称二十余万,水陆并进,直犯赣界,十九日进抵赣州城下。

  清南赣巡抚刘武元,原是明朝辽东降将,多尔衮用汉人奴才,重北轻南,颇为重用这刘武元,这刘武元也对清廷感激涕零,不肯降。

  “抚台,各位将领都在大堂等候了”。

  “嗯”,刘武元不慌不忙,迈着四方步,款款而出。

  不慌不忙其实是装的,大兵压境,主帅可不能慌,一慌就完了。

  刘武元走进公堂,只见南赣总兵胡有升、副将高进库、徐启仁,参将刘伯禄、杨遇明、贾熊等已在等候。

  “大军压境,诸公有何看法?”

  雅雀无声,部下无一人应答。

  刘武元冷笑,忽然喝道:“带上来!”

  亲兵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人上前。

  诸将惊诧:“抚台,此是何人?”

  刘武元道:“此乃金贼招降于吾的使者。金贼受朝廷厚恩,不思报答,反而倡乱。可恨呀,可恨呀!来人,枭其首,祭旗。吾要和金贼血战到底!”

  又望了望诸将:“汝等可曾收到金贼的劝降信?”

  胡有升道:“末将也曾收到类似的信,已将信使乱棍打出”。

  诸将有的说有,有的说无。

  副将徐启仁大叫道:“抚台,末将与金贼誓不两立!”

  刘武元大喜:“好!徐将军,汝驻守城外,与城内遥相呼应。诸君齐心协力,坚守赣州”。

  徐启仁暗暗叫苦,城外,金声恒号称二十万大军,自己那几千兵马,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无奈大话已说出口,只好领兵去城外。

  刚回大营,金声恒劝降的使者到了。

  “徐将军,我家大帅已归顺监囯靖王,被封豫囯公。您若肯降,大帅保您为总兵。若不肯降,二十万雄兵与将军会猎于城南。望将军思之”。

  使者很有口才,徐启仁二话不说,降了。不仅降,还送了份大礼给金声恒。

  他原是赣州西边的南安府守将,被调到赣州的,遂打算将南安府送给金声恒。

  徐启仁带领部下两千兵马奔回原驻地南安府,连同府内的道、府文官举城投降。

  南安府一降,产生连锁效应。镇守广东南雄府的李成栋部将、雄韶副将李养臣也跟着投降了。

  清南赣巡抚刘武元、总兵胡有升大惊,见兵力不足,下令全军入城凭险扼守。

  愿降的已经降了,不愿降的,怎么劝都没用。

  赣州之战打响。

  先从南边攻山,九连山、大庾岭,一座山峰一座山峰的攻。

  守军不过万人,金大帅号称二十万,不怕,用人命填。

  “万胜!”

  凛冽的山风,吹散了空气中的血腥味,一杆日月旗,插上了大庾岭主峰。

  金大帅付出了巨大的伤亡,终于攻下了南部的山岭,看见了赣州城。

  “宋将军,汝攻西津门;刘将军,汝攻百胜门;李将军,汝跟着本帅攻镇南门;潘将军,汝佯攻建春门;汤将军,汝佯攻涌金门;盖将军,汝打造舟船,在赣江、章水、贡水上巡视,隔绝城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