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谍影-第3/4页

加入书签
  高建脸一红。南明诸帝从弘光起,就只想偏安江南,从没有过像样的北伐。山东父老对朝廷有怨气,可以理解。

  但是,既然想招抚人家,气势不能弱。

  高建慨然答道:“监囯靖王,与其他诸王不同,监国以来,励精图治,无一刻不思恢复中原。逐李成栋于广州,败伪三顺王于湖广,收复长沙,天下振奋。若朝廷无恢复山东之念,吾来此做甚?谢头领不可迟疑,当速归朝廷,共襄盛举”。

  谢迁想了想:“朝廷对吾义军如何安置?”

  “此次,吾带来了给谢头领的敕封:昭毅将军、淄川总兵;另外还有,空白敕书三十道、银一万两、粮食两万石。本来下官还想给谢总兵运些铠甲兵器,可鞑子管得严,这些东西实在运不过来”。

  谢迁感叹:“朝廷终究没有忘记齐鲁父老啊!来人,请高千户入后堂,吾有薄酒款待”。

  “谢总兵不必客气,吾还要急着去范县招抚任七、张七两位首领”。

  谢迁哈哈大笑:“任七、张七,皆吾山东兄弟,招抚他俩的事,包在吾身上”。

  高建在谢迁派的向导带领下,来到了濮州、范县一带。

  一看,遍地都是大榆树。难怪清军把任七、张七称为“榆林贼”。

  到了范县,高建被人带入了地道。

  榆林军跟清军大打地道战,榆林底下,纵横交错的地道,长达数百里。高建在地底下,走了一天,才到达目的地。暗暗感叹:“神出鬼没,神出鬼没啊!”

  有谢迁介绍,招抚任七、张七的事情,办得很顺利。

  朱亨嘉封任七为怀远将军、州副将;封张七为定远将军、范县副将;又给了二人空白敕书、钱粮若干。

  江西抚州山区,隆武朝右佥都御史、河东巡抚揭重熙,正在接见朱亨嘉的使臣,江西巡按王介之和护送王介之的锦衣卫千户罗虎。

  王介之是新科状元,本来朱亨嘉安排他在翰林院做编修。可他想干些实事,不太喜欢在翰林院待着。

  朱亨嘉不忍打击他为国效力的积极性,素性让他做了江西巡按,替自己招抚江西义军。

  王介之和王夫之,兄弟二人,皆是大儒,士林敬仰。揭重熙是崇祯十年进士,两人有共同语言

  “石子,汝是想替靖王招抚吾?可那靖王,非太祖嫡脉,鲁王才是正统啊!”

  王介之一笑:“祝万,吾是最反对那些腐儒,光读书不做事的。汝怎么也学他们这么迂腐呢?”

  “哦?石子此话何解?”

  “鞑虏入华夏,是亡天下,不是亡囯。天下都要亡了,还纠结血脉有何意义?鲁王是正统,他离得远,力量又弱,能飞到江西救义军吗?靖王乃雄主,虎贲之士数十万,又离江西近,转瞬便可救援。况,靖王血脉再稀疏,也是老朱家子孙,监囯有何不可?石子,汝万不可,以一己痴愚,误江西百姓大事啊!”

  揭重熙沉思良久,向王介之一拜:“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吾愿归顺靖王”。

  桂林王城,紫光阁,朱亨嘉正在召见手下的两大特务头子:锦衣卫指挥使陶成、锦衣卫指挥同知马吉翔。

  紫光阁,是朱亨嘉秘密召见大臣的地方,非亲信大臣,不在此处召见。

  这段日子,锦衣卫工作很出色,朱亨嘉升陶成为指挥史、升马吉翔为指挥同知。

  “陶卿、马卿,跟孤说说,锦衣卫在虏占区的活动情况”。

  陶成精神一振:“监囯,锦衣卫这段时间有突破。先后联络、招抚了钱谦益、揭重熙、谢迁、任七、张七、刘泽清等多支反清力量”。

  马吉翔也急忙汇报:“除了招抚反清势力,锦衣卫还在各地策动抗租抗税事件七十三起,暗杀虏官十九人”。

  朱亨嘉点点头:“两位爱卿辛苦了!现在朝廷国库空了,需要休养生息。但是我们休息,不能让鞑子休息。锦衣卫,一定要在鞑子后方生事,务必使鞑子一刻不得闲”。

  “臣等遵旨”。

  马吉翔想了想,说道:“臣还有二事禀告”。

  “哦,卿有何事?说”。

  “其一、安徽蕲黄四十八寨义军,奉宁藩后裔朱统锜为石城王。臣派人招抚朱统锜,不料其居然说鲁王才是正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