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双雄

加入书签


  上天做事,总喜欢锦上添花,不喜欢雪中送炭。越倒霉,越没人理;越得势,投奔你的人越多。

  明军攻下了广南、广西二府,声势大振,立即又有两大土司归顺。分别是陆凉土司资洪和宁州土司禄晃。

  资洪只是口头归顺,送了些劳军的猪羊而已;而禄晃,不仅给东西,还亲自带了两千多倮倮兵助战。

  史其文十分不解,便找来“八寨王”龙上登询问。

  “龙知州,这宁州禄氏和沙定洲皆是倮倮族,按说同气连枝。怎么反而助吾大明?莫非他和您一样,和沙定洲、万彩莲有仇?”

  “哎呀,大帅睿智。您猜得太对了。宁州禄氏和王弄、阿迷仇深似海,新仇旧恨!”

  史其文很好奇:“哦,新的有什么仇?”

  龙上登道:“前一阵子,沙定洲杀死了宁州上任土司禄永命。”

  “哦?”

  “沙定洲攻占昆明,叛吾大明。禄永命不服,和石屏土司龙在田一起,保护黔国公沐天波退往楚雄。沙贼恨极了禄永命,派兵围攻宁州。围城以三堑,‘百日绝粮,城中房舍,乡村居民,焚虏皆尽’”。

  “哎呀,这个仇不小,难怪禄晃带兵助吾大明。那这两家,旧的又有什么恨呢?”

  “杀父之恨!四十年前,宁州禄氏和阿迷普氏争斗。阿迷土司普维藩,率军攻打宁州土司禄厚,兵败被杀。普维藩是阿迷上任土司普名声的父亲,阿迷主母万彩莲的公公”。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宁州禄氏和阿迷普氏,本是同根,一笔写不出两个“普”字。

  宁州禄氏,本来姓“普”,之所以改姓“禄”,那是咱大明太祖朱元璋让他们改的。

  太祖亲自为其赐姓:“禄”!

  大明皇帝赐姓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赐囯姓“朱”;一种是赐特殊意义的地名,比如,为纪念郑村坝战役,成祖赐太监马和“郑”姓,才有了郑和下西洋;还有一种就是赐吉利姓,比如,赐姓“禄”。

  元朝至元十二年宁州禄氏的老祖宗普提,被封为宁海府土知府,开始统治宁州。

  大明洪武十七年,普提的后代普弄甥,率众归明。四月,普弄甥赴南京朝觐太祖。

  太祖很开心,赐姓“禄”。“禄”者,官禄也。从此以后,汝宁州普氏,世世代代皆为吾大明土官,赐尔“禄”姓,一定要忠于吾大明朝哦!

  太祖还赐了一顶大大的“冠”给普弄甥。宁州禄氏把这顶乌纱帽,视做传家之宝,世世代代供奉于甸尾城土司衙门大楼上。

  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了宁州禄氏,一代又一代的忠良。

  崇祯四年,鞑虏入侵,云南巡抚王伉檄宁州土司禄洪领兵往北京入卫。禄洪动色曰:“君父有警,臣子安能束手坐观?赴汤蹈火,亦所不辞”,“提三千精锐,果粮被甲,三月出滇,六月而抵都下。至则酋骑已遁,奉温旨慰劳,命防守密云墙子岭口‘,并授参将职。

  宁州禄氏忠于大明,阿迷普氏却想背叛大明,做云南的主人。两家虽是同宗,却尿不到一个壶里。

  尤其是阿迷普氏出了一代雄主——普名声以后,两家的矛盾更深了。

  天启二年,普名声因征水西有功授守备职;天启五年六月,其长子普祚远准袭土知州世职;“后十余年,兵顿强,残破诸土司,遂驻州城,尽夺州守权”。

  普名声日益骄横,不把大明朝放在眼里。

  崇祯四年初,大明巡抚御史赵洪范至临安府,普名声让赵洪范等了很久很久,才出来迎接。

  怎么迎接?盛带甲兵,戈甲旗帜列数里。

  这是赤裸裸地向大明朝示威!当时是崇祯四年,不是崇祯十七年,大明天威不容冒犯。打!

  赵洪范大怒,谋之王伉,请讨。得旨,官军进围州城。

  结果,没打赢。

  崇祯四年三月,王伉亲驻临安,命云南布政使周士昌统十三参将及本省兵一万七千人逼近沈家坟,相持二月。十二月,周士昌中铳死,十二参将战殁。

  普名声打败了大明官军后,气焰愈发嚣张。崇祯五年正月初一,攻打临安。正月十六日临安城危。还好,天佑大明,普名声部将何天衡不愿随其叛明,他突袭普名声老巢阿迷州。普名声返师,临安方才解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