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东征-第2/3页

加入书签
  他已经把广州当成了自己的地盘,所谓归顺,不过是想让朱亨嘉封他个更大的官做做。哪想到朱亨嘉居然派军队从广州路过,这怎么行?只能打了。

  

  平东伯严天凤很高兴。终于有仗打了!

  作为最早跟随朱亨嘉的大将,他的资历跟杨国威、史其文、范友贤差不多。这三个老兄弟因为跟着朱亨嘉攻打泗州岑氏,立了战功,封侯了。而他却因为留守肇庆,没仗打,封不了侯,到现在还是个平东伯。

  现在好了,有仗打了!自古功名马上取!

  严天凤问杨怀:“忠勇伯,汝看这个仗怎么打?”

  杨怀亦是跟随朱亨嘉的老人。当年白云山之战,丁魁楚部下骁将苏聘,差点要了朱亨嘉的命,亏得杨怀奋勇斩杀了苏聘。

  杨怀想了想:“大帅,三水、顺德两县紧挨广州首治南海、番禺,大帅领主力攻南海,吾率一支偏师攻顺德如何?”

  严天凤拈须大笑:“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忠勇伯现在是胸有韬略的一军统帅,再不是当年那个跟在监囯身边的亲兵队正了!”

  严天凤的资历比杨杯老得多,所以敢这么跟杨怀开玩笑。

  二人商量完毕,依计而行。

  

  上川岛附近海域,定海伯孙贵正在和辅明伯林察竞赛。

  孙贵部水师本来驻扎在廉州合浦。

  听闻曹志建这厮居然放抗拒自己,朱亨嘉大怒,令孙贵带水师一万来广州助战,合浦仅留五千水师防守。

  孙贵是朱亨嘉的心腹爱将,他的水师自然是嫡系。军备司舰船科所造的大船、新船,几乎都拨给了孙贵。

  孙贵的舰队里有六艘千料(一料等于0.325吨)新型大福船。这种新型福船借鉴了红毛夷人夹板大帆船的优点,也采用双层夹板,高大厚实。除了装有三十门佛朗机炮外,还有六门红夷大炮;十艘仿红毛夷多桅帆船建造的新型海沧船;二十艘仿红毛夷双桅帆船建造的新型鹰船;号外还有数百艘水师原有的船只。

  自己的船比林察的船好得多,孙贵在林察面前也就有了优越性。

  他想露一手给林察看看,想以更快的速度编队、航行。

  不料孙贵以前只在江河中打过水战,对指挥海战却不是很熟。他的船虽好,但指挥的旗帜却乱,灯笼等其他指挥手段不足,编队的速度自然就慢。

  林察的船只虽然老旧,但他指挥得当。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相应旗语;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的情况;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下雨天,还配有铜锣、喇叭和螺号。通讯指挥非常顺畅。

  “打风”

  “张帆”

  “扬帆”

  “起航”??

  一条条旗语传出,大船居中,快船居侧,根据船只种类,八至十艘为队。

  林察部很快就编队完毕,扬帆航行。

  孙贵好不容易跟了上来。

  忽然遇到了逆风。

  “抢风行船”,林察打出了旗语。

  一艘艘战船,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船体和船帆的方向,船只沿“之”字形前进。逆风而行,队形不散。

  孙贵的舰队,遇到逆风,队形散乱。

  几天下来,孙贵服了。

  他打旗语与林察相见。

  一见林察,孙贵立刻行了个军礼:“我部愿听从辅明伯指挥!”

  林察慌忙谦让:“这可使不得,定海伯徳高望重,我部愿听定海伯调遣”。

  孙贵急了:“吾老孙有几斤几两,自己还不清楚吗?辅明伯若是不允,就是看不起吾”。

  二人谦让良久,忽然哈哈大笑。

  

  明军的水师和曹军的水师首战于上川岛海域。

  首战即决战。

  明军由林察指挥,大小战船七百艘,兵员两万。主帅海战经验丰富,人足训练有素,船只装备好。

  曹军由水师总兵雷兆胜指挥,大小战船六百艘,兵力一万五千人,大多是搜集的民船,主力是向佛朗机人购买的十几艘帆船。

  雷兆胜部以前是步兵,没打过海战,训练了几个月后匆匆成军。本来只有一万人,为了增加实力,又强征了五千沿海胥家子弟入伍。

  这些胥家子弟听说朱亨嘉改灶胥为民,渔课也收得低;反观曹志建,却在广州横征暴敛。自然不愿意为曹志建死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