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官家请客-第2/2页

加入书签
  理学又叫洛学,最早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周敦颐,与王安石的新学对立。用现在的话来说,一个搞理论研究,一个搞工程应用。理学便是理论,新学便是实际应用。

  前文说过,北宋亡了之后,官方将亡国之祸归结到了蔡京身上,而蔡京通过新学打压政敌,自诩为王安石新学一派,因此蔡京被清算背黑锅的时候,连带着王安石与他的新学也被打倒,理学便乘机崛起,被扶持成为了官学。

  看似学术流变,其实不过是一群无耻之人搞出来的政治斗争罢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还要去计较到底理学和新学谁更好,谁更有利于华夏发展的话,岂不是变得比古人更迂腐?

  朱熹作为千年难得一见的天才,李申之要让他走上真正的理学之路——科学。

  李申之成功地将“科学”的种子种到了学子们的心里,假以时日,必能有丰厚的收获。

  而在此之前,他还需要先做完第三件事。

  赵官家派人来应天府,请李申之到临安府一叙。

  赵构专门用了一个“请”字,搞得李申之与张浚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赵构到底打着什么心思。

  更奇怪的是,赵构只“请”了李申之一人,并没有请张浚。

  张浚倒是不以为忤,反倒觉得理所当然。应天府这么大的动静,朝廷必然在应天府安插了情报机构,李申之在应天府的作用赵官家是知道的。

  官家的心思猜不透便不再去猜,去一趟临安城便什么都知道了,正好李申之也想回一趟家,看一看自己在这世上唯一的血亲:李红霞。

  临送走天使之时,李申之多嘴问了一句:“官家只请了下官一人吗?”问话的时候顺势递过去一锭银子,足有十两重。

  天使悄默声地将银子收下,说道:“听说还有川陕的吴璘。”

  吴璘?李申之仿佛知道赵构想要干什么了。

  ……

  与此同时,驻守在川陕兴元府的吴璘也刚刚迎来了朝廷的天使。

  不同于李申之的桀骜不驯,吴璘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而宣诏的天使对吴璘更是恭敬有加。

  赵构对李申之是又爱又恨,却从来没怕过李申之。

  而对于吴璘,赵官家多少有些心虚,担心吴璘拥兵自立,导致南宋直接少了小半壁江山。

  为何?

  李申之的家眷都在临安,而吴璘没有一个亲人在临安。

  虽然吴璘的后人真的在川陕脱离了大宋朝廷,但此时的吴璘,依然是一个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封疆大吏。

  接到诏书之后,吴璘没有片刻的耽搁,当即启程。

  兴元府距离临安府将近三千里远,道路更是难走,旅途远比李申之从应天府要艰难。

  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所预谋,李申之与吴璘在同一天到达了临安府。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