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八、民心所向-第2/4页

加入书签
  “你糊涂啊。”张牧之恨道:“申之小相公没有教过你吗?咱们若是打不了胜仗,纵使有万贯家财都是给敌人攒的。等咱们打了胜仗,想要什么没有?敌人家里的东西就是咱家的。你莫忘了,这些牛可都是咱们从关中带回来的,还是金人的牲口哩。”

  李铁牛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道:“俺平日里训练实在是太累了,上课的时候就睡着了,没记住申之小相公的话。”

  张牧之气得一脚踢在李铁牛的屁股上:“申之小相公可是说了,若是到了年底的时候考评过不了,任谁都不能被拔擢。咱们可是最早跟着申之小相公出来混的人,若是在这道关卡被刷下来,不仅是咱们丢脸,更是给申之小相公给丢脸。”

  看到李铁牛还是一脸为难的样子,听到读书就犯困,张牧之恨道:“你若是再不上进,我就把俺家妹子领回家,你以后再也别想见到秀儿!”

  “我学!”李铁牛赶紧改口:“我学还不行么!”

  赵鼎在门口听着有趣,走进去的时候正好碰见张牧之与李铁牛出门。

  赵鼎是自己前来厕所,并没有带随从,是以与张牧之直接打了个照面。

  张牧之与赵鼎擦肩而过的时候并没有认出他,只是从对方的官服看出官位不低,匆匆拱了拱手便要离去。

  不料赵鼎却是趁势拉住了张牧之,问道:“这位军汉,你且等一等,老夫问你几个问题。”

  在赵鼎看来,自己能笑着脸跟对方说几句话,已经算得上是屈尊纡贵了。

  文人对武人的鄙视,早已刻在了骨子里。是以文人们觉得,只要自己稍微收一收鄙视之情,就算是对武人的尊重。

  张牧之倒也不觉得对方有什么不礼貌的地方,乖乖地站住脚,抱拳回道:“相公请问。”

  赵鼎整理了一下思路,问道:“你方才所说拔擢军官要考试,是指什么?”

  张牧之到底读过些书,说话有些章法,回道:“回相公,是这样的。申之小相公规定,俺们当兵的要是想当军官,必须在校场的书院里读上一个月的书,学上一些文化,等到月底考试过了才能当军官。如果学不会文化,或者是月底考试通不过,只能一辈子都当大头兵。”

  赵鼎问道:“多大的官就需要考试?”

  宋人的文官自古就有劝武将读书的习惯,北宋有范仲淹劝狄青读书,南宋有宗泽劝岳飞读书。是以赵鼎对武将读书一事,不仅不抵触,还十分地提倡。

  张牧之回到:“申之小相公说,现在当队正就需要读书,等到以后什长就需要读书考试。”

  “嘶……”饶是赵鼎提倡武人读书,也没想到李申之能把读书的规模推广到如此的深度。

  什长类似于现在军队中的班长,在建国后依然有许多不识字的班长,可见这种普及程度有多么的强。

  赵鼎心想,若只是识字倒也罢了,推广蒙学,提高全民识字率,本身就是当官的一项基本政绩。诸如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蒙学读物,大多滥觞于宋朝,正是得益于这些推广活动。

  现在推广到了军队之中,倒也算得上一场功德。

  张牧之回道:“千字文、百家姓倒也罢了,俺们小时候都学过一些。只是这《孙子兵法》学起来,倒着实有些吃力。”

  李铁牛也跟着憨笑道:“大舅哥能读懂《孙子兵法》,日后当个都头统制肯定没问题。俺就不行了,学个百家姓都费劲,以后顶大当个队正。”

  赵鼎看着李铁牛憨厚的模样,知道他必然是军中的一员悍将,便勉励道:“壮士莫要自暴自弃。生而为人,自当知理明道,不读书哪里能懂得道理?老夫读了一辈子的书,且教你一个读书的法门,你可愿学?”

  张牧之看着李铁牛竟然还在犹豫答应不答应,恨不得一脚踢死他,赶紧抱拳应道:“还请相公不吝赐教。”

  赵鼎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东西,就要去用。你们是惯常打仗的人,学那孙子兵法的时候,不妨多想一想战场上的遭遇,将孙子所说所论套用到战场之上推演一番,定能发现其中的妙处。”

  张牧之眼前一亮,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赶紧拱手作揖,口中不停称谢:“多谢相公指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