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一、互相探底-第2/4页

加入书签
  没几日,赵鼎到了应天府城,张浚出城迎接,李申之也顺便回到了府城之中。

  军训已经步入了正轨,他在与不在影响并不大。

  刚好李申之也累了,趁着这个机会回到城中歇息几日。

  ……

  却说张浚与赵鼎时隔多年之后再相见,两人都不胜唏嘘。

  想当年,这两个人都是站在帝国权力巅峰的人,联手几乎打造了一个盛世出来。

  结果却联手提拔了个秦桧,自掘坟墓把自己给埋了。

  现如今秦桧已经伏诛,朝堂再度清明,然而他们二人却都没有回到权力中枢,着实让人有些费解。

  张浚还好,好歹主政一方,成为一员封疆大吏。

  所谓出将入相,不论是入朝为相,还是在外当封疆大吏,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两者之间也经常互相转换。如此说来,张浚倒也算是回归了权力的中枢。

  反观赵鼎,一直被赵官家不咸不淡地闲着,召回临安之后只当了个大学士,并没有具体的任命。

  所谓大学士,其实就是皇帝的高级参谋。虽然可以影响皇帝的决策,但其本身并没有任何的决策权。

  真正的相公,如尚书左右仆射、枢密使、临安府尹之类的,即有具体施政的权力,也能左右皇帝的决策。

  赵鼎就这么不疼不痒地在中枢混着,直到这次将要与金人谈判的时候,他才算是得到了一个实差使,给了个与金人谈判的正使。

  顶着大学士的头衔来谈判,大宋这边给出的规格可谓是相当的高。

  与此同时,金人那厢派出的使者也到了应天府。

  这使者不是别人,正是完颜亮。

  话说前段时间开封城落入宋人之手的时候,完颜亮也在被俘的权贵之中,软禁在开封府的皇宫里。

  于是乎金国皇帝干脆图省事,直接任命完颜亮当谈判使者,逼着宋国这边放人。

  至于谈判的细节,金国倒是派出了一个使团来协助完颜亮。

  张浚接到金国的使节名单的时候,被金人奇怪的脑洞搞得哭笑不得。

  后来还是李申之大手一挥,说道:“咱们先给金人一个面子,到时候也好跟他们说理。”

  这才将完颜亮放了出来,迎到了应天府当使者。

  其实李申之心中想的是:自己跟完颜亮这家伙很熟,知道他的脑回路,谈判的时候比较有把握。虽然完颜亮颇有些才干,不是那么地好对付,但也总好过金国派来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摸不清对方底细的强。

  放下完颜亮不谈,且说张浚将赵鼎迎进了府衙之后,便设宴款待起来。

  赵鼎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还带了一个庞大的使团,这些人是代表朝廷前来,应天府有义务款待。

  毕竟还要仰朝廷鼻息,张浚极尽所能地给使团提供各种便利。

  使团成员自有接待且不提,张浚将赵鼎邀请至自己的书房,二人先行交谈了起来。

  “元镇兄,朝廷派你来到底是何意?”张浚开门见山地问道。

  赵鼎比张浚大了十二岁,对张浚的恭敬泰然处之,安坐在座位上品着张浚亲自泡的茶水,说道:“德远以为,朝廷为何会派老夫前来呢?”

  张浚是个急性子,最是不喜赵鼎这副慢吞吞的性子,说道:“当初我主战,兄主和。现在仗也打完了,官家派元镇兄来,当然是和谈而来。”

  赵鼎说道:“如果只是为了和谈,为兄又有何不能与德远诉说?只是官家这次派愚兄来,还有别的任务。”

  说着话,赵鼎朝着西北的方向指了指。

  张浚惊呼:“莫非是要……”

  赵鼎将手指竖起在唇边,又指了指窗外:“小心隔墙有耳。”

  张浚倒是不怕隔墙有耳,因为这里周围都是他的心腹。只是他也无法说服赵鼎敞开胸怀,只好不再深究。

  好在他已经猜到了赵鼎的意思,而赵鼎也肯定了他的猜测。

  应天府的西北是开封府,赵鼎的意思是此行还有一个任务,考察开封府。

  而考察开封府的目的,是为了迁都。

  只是不知道赵官家在迁都这件事情上,到底是什么样的打算,只能随后再与赵鼎细问。

  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还得找李申之商量一番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