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四、超级换家-第3/4页

加入书签
  一说到与金人和谈的人选,赵构的怒火先消了一半。

  倒不是说他想通了,而是怕了。

  自打秦桧死了以后,李申之成了宋金和谈的唯一代理人,让赵构对李申之又爱又恨。

  刚刚还将这家伙臭骂了一通,和谈的时候却又不得不依靠李申之,赵构的内心很纠结。

  皇帝也是要面子的,总不能前脚刚骂了李申之,罪名还没说明白呢,就要重新重用的道理。

  李光不理睬黑着脸的赵构,静静地等着官家发落。

  李光的心里装的是家国大事,他只在乎家国的未来怎么走,所以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是敲定即将到来的和谈事宜。

  至于皇帝怎么想,他不在乎。皇帝就不应该有个人感情,也不应该有自己的好恶。当皇帝的更是要把自己与家国融为一体,燃烧自我,成就家国,才是一个合格的好皇帝。

  与李光的耿直不同,老油条范同的心思颇为活泛。在李光与赵构的交锋中,范同发现了一个提高自己存在感的良机。

  范同出列说道:“官家,臣以为这议和之事,还得李申之出马。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祸是他闯下的,就让他将功赎过,从金人那里讨回三圣。”

  赵构追问道:“如果讨不回呢?”

  听到赵构追问的口气,范同心中大喜,说道:“如果讨不会,按军法处置。”

  赵构满意地点了点头,依然阴沉着脸道:“善。”

  撮合成了这件事,范同觉得晚上得好好庆祝一番。方才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一则一石三鸟之计。

  就和谈使者之事,李光希望是李申之,赵构虽不情愿,却也希望是李申之,而李申之自己更是当仁不让。

  可偏偏这三者心中的人选是统一的,却没人率先说出来。

  李光不主动举荐李申之倒不是为了避嫌,而是他认为选择权在皇帝。他若是直接举荐,实属越俎代庖,不合规矩。

  李光是最看重规矩的人。

  赵构则不必说,刚刚骂了人家,转眼就让人担当重任,有损官家权威。即便是需要举荐李申之,他也需要有个人先把这个提议说出来,然后他再“勉为其难”地同意。

  李申之远在千里之外,想举荐自己也来不及。

  他范同在此时恰到好处地出面,即给了官家台阶下,也顺便交好了李申之,还顺道解决了李光提出来的难题,简直完美。

  殊不知范同的一生,总是逃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怪圈。

  他总是这样,事事想着左右逢源,可这看在别人眼中又何尝不是首鼠两端?

  看似处处给自己留了后路,表现出来的却是对任何人都没有绝对的忠心。

  这样的人能当上副宰相,已经到了天花板了。

  大方略敲定,相公们很快拟定了细则。

  给李申之下的诏令很简单,不惜一切代价换会三圣。如若不成,对李申之均军法处置。

  对于军法处置这一条,李光并没有反对。

  身为帝国宰相,规则大于人情。

  回到后宫之后,赵构终于重新燃起了怒火,愤怒地摔砸着东西。

  吴瑜是他的贴心人,劝慰道:“九哥,那李申之虽然混蛋了些,但好歹也能打几场胜仗。由他在应天府盯着,想必金人也不敢南下吧。”

  这样的话也就吴瑜敢说,但凡换一个人,恐怕脑袋就得搬家。

  赵构苦涩地摇了摇头,说道:“他能保住应天府不失,可他防不住金人南下啊。我大宋能打仗的将军那么多,可是有几个人能真正地防住金人?”

  吴瑜心中微微叹息一声,知道赵构这是真的怕了。

  金人能越过宋人的防线将三圣劫走,焉知金人不能越过宋人的防线,将他这个官家给劫走?

  如此荒诞的想法,正是赵构内心之中最真实的想法。

  万一呢?金人偷袭临安城,谁敢说没有一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呢?

  只要有一万分之一的可能,甚至一百万分之一、一千万分之一的可能,这件事就是可能发生的,就不得不防。

  早在金兀术搜山检海捉赵构的旅途中,赵构就被金人吓破了胆子,听到“金人来了”就浑身直哆嗦。

  当见识到金人强悍的渗透突袭能力之后,他觉得在皇宫之中都不甚安全,脑海中甚至闪过一丝迁都的念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