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二、顺风别浪-第2/4页

加入书签
  赵瑗说道:“这一仗打完,金人必定会来与咱们和谈,不知张相公和申之小相公打算跟金人要些什么好处?”

  赵瑗说话的时候很轻松,他终于不用在两难之间抉择了。

  以往他的立场,总是很难在赵构与李申之之间选择,是因为两者的核心利益不同。

  李申之是为了家国利益,从长远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而赵构只想着迎回三圣,为此不惜卑躬屈膝,出卖家国利益讨好金人。

  从这一点来看,李申之反倒更像一个合格的皇帝。

  而现在,三圣已经在自己手中了,赵瑗也不必纠结李申之与赵构之间的冲突了。

  反正对于赵构来说,只要韦太后和宋徽宗赵佶的尸骸能够迎回临安,应天府的事情随便他们怎么折腾都行。

  岳银瓶偷袭开封城,成功地将三圣解救出来,现在正派人往应天府押送。

  赵瑗毕竟是少年人,当事情进展顺利的时候,一脸的意气风发。

  他已经想好了,等应天府的事情彻底平定下来,他就亲自护送三圣回临安府。一则向赵构表忠心,二则自己也该回趟临安城了。

  张浚说道:“咱们这次算是在应天府站稳了脚跟,开封府也被咱们拿在手中,怎么说都是泼天大功一件。依我看,咱们与金人谈判的时候,完全可以要求金人履行第一次宋金和议时的承诺。”

  第一次和议的时候,整个河南地都是宋人的疆界。只不过那时候的宋人怂得要命,人家白送的土地都不敢要,还大言不惭地说送还开封城是金人的奸计,是想让宋人把军队派到开封城,好让金人一举歼灭。

  不要脸到这种程度,震古烁今。

  张浚和赵瑗两人的心情都很好,他们自以为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一起扭头看向了李申之,等着这位精神领袖发言。

  李申之没有赵瑗的那些小心思,也没有张浚那个小算盘,他谋划的东西,非常之大。

  只是这个谋划一直不太成熟,还少了一些筹码。

  可若是不在此时落实这项谋划,在未来的许多年之内,恐怕都不再有机会。

  思虑良久,李申之依然没有想清楚其中的关节,索性不再想,说出来让大家议一议:

  “咱们好不容易打了一场大胜仗,绝不能便宜了金人。”

  张浚点了点头,问道:“除了河南地,申之还想与金人索要哪里?”

  李申之摇了摇头,让张浚与赵瑗的心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好,不知道他卖的什么关子。

  而李申之接下来的话,让他们张大了嘴巴,彻底愣在了当场。

  “恢复宋辽边界。”

  宋辽?确定不是宋金?

  ……

  一阵沉默过后,张浚与赵瑗相视无言,话不知该从何说起。

  第一次宋金和议的疆界,是将关中与河南给南宋朝廷。

  第二次宋金和议,连关中和河南都没了。不过由于有李申之的出现,来了一波漂亮的西线换东线战略。

  再然后依托应天府打了一场漂亮的防御战,逼得完颜宗弼不得不撤回河北。

  依照目前的局势来看,双方谈判的结果最有可能是按照实际占领区域划分领土,也就是开封府与应天府等大片的河南地归还宋人,而关中可能依然会掌握在金人的手中。

  而李申之口中的宋辽边界,指的是澶渊之盟以后的宋辽边界。

  如果这样划分的话,几乎整个河南与关中全都应该归宋人。此外,整个山西、整个山东、大半个河北,也将是宋人的领土。

  良久,张浚摇了摇头,他不信金人会答应这样的条件。

  一个人的想法,在他说出来之前,与说出来以后,效果会大不相同。

  不需要深思熟虑,就是简单地说出来,这样一个普通的动作,都可能对这个想法产生很大的影响。

  李申之就是如此,当他把这个惊世骇俗的想法说出来之后,自己也苦笑着摇了摇头,发现自己太过异想天开了。

  他不过是打赢了一场防御战而已,手中的筹码并不足以让金人放弃那么多的领土利益。

  除非,能活捉了金兀术。

  转而又想道:即便活捉了金兀术,顶多能多换几个州回来,断不会让金人直接放弃两个半省的地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