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五、战略收缩-第3/3页

加入书签
  事实证明,他在水边修建营寨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

  宋人的火弹刚刚燃烧起来,金人只用了半柱香的时间,便成功地借助水车,引用河水将火尽数扑灭。

  造成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金人同时也不怕宋人大规模地回回炮攻击,因为宋人胆敢再多打出两轮火弹,那么金人的骑兵便会追击到他们的炮兵阵地。

  到那时,宋人将无路可逃。

  马儿拉上马车之后毕竟负重很大,跑不过骑兵是必然的。

  劳累了一天的赵不凡站在城墙上,用望远镜看着金营里的动静。

  见到刚刚燃烧起来的火苗很快便被扑灭,有些气恼。

  赵不凡对身边的李申之说道:“申之,金人的主力全都集中在河边,咱们为何不能学学关二爷,来一个水淹七军?”

  引水淹城的战术,在历史上也是常规战术,特别适合在久攻不下,两军相持的时候。

  通常的做法,是找到河水的上游,用沙袋堵住河水,等河水积聚多了以后,再忽然撤掉堵截河水的沙袋,突然增大的河水便会形成短暂的洪峰,淹没地势低洼的地方。

  这样的战术虽然看上去很美妙,实行起来却需要很苛刻的地理条件。

  再者说,这种并不罕见的战术,极易引起有经验将领的警觉。

  想要聚洪水,首先要堵截河流蓄水。蓄水的时候,下游的水量必然会变小。

  所以下游的将领只要发现河水的流量变小,马上就能想到上游的人想干坏事。

  赵不凡读过几本书,却不愿意在实战经验上下功夫,当他兴致高昂地说出在自己战术的时候,压根没有意识到,他想要堵截的河流是黄河。

  首先,整个华北平原就没有一个合适的蓄水地,想要堵截黄河蓄水,起码地跑到刚刚割让出去的陕州才行。

  陕州在秦晋豫三省交界的地方,路途遥远,不现实。

  即便是能跑到陕州,想要凭借一千人在短时间内阻断黄河,无异于痴人说梦。

  看到李申之面无表情的反应,赵不凡知道自己说了一句没用的废话。

  无奈地摇了摇头,赵不凡觉得自己还是不适合战场上的事。

  还是好好地搞自己的后勤,多造几辆马车出来,也算是为战争做出自己的贡献。

  试想一下,若是能一次性出动几千辆马车,上千门回回炮齐射金人营地,大概能让金人火烧连营吧。

  ……

  应天府城中的自行回回炮偷袭,成功地吸引了金人的注意力,给武松和鲁达的行动争取了空间和时间。

  他们趁着夜色在广袤的应天府各县之间穿梭,先是沟通了各个县城的意见,然后再逐个将消息传递到各个堡垒。

  各个县令都是读书人,这些读书人打仗或许不一定行,但是谋划起具体的事情来,全都一板一眼。

  短短功夫,他们便做好了全盘计划,将哪几个堡垒划归到哪几个县,走什么样的路线,设计得井井有条。

  团结就是力量,当所有人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的时候,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几个县令虽然没有事先商议,但他们所有人给出的撤退方案,竟然出奇的一致,以至于让武松觉得他们或许曾经在应天府碰过头,一早便商议出了这样的方案。

  花了整整一个白天才将消息传递完,这一天又被拔掉了两个堡垒。

  正如李申之所预料,杯拔掉的堡垒中有一个是防御实力比较强的,曾被寄予厚望能够坚持五天的堡垒,竟然也只坚持了不到半天时间。

  金人花了很大的代价拿下了这个堡垒,其目的也是想击垮宋人防守的信心。

  连这么坚固的堡垒都在半天时间被攻破,别的堡垒能不能守得住,最好自己心里掂量掂量。

  殊不知宋人早已提前有了准备。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堡垒封闭的大门缓缓打开,一行行乡民排着队,默默地走了出来。

  :。: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