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九、人心坏了-第2/4页

加入书签
  还有的人力气不大,但是跑得飞快。在河流交错的地方,连跑步带游泳,速度比骑马快多了,妥妥的铁人三项达人。这样的人在送信方面绝对效果一流,却因为力量不足,不符合招兵的标准。

  至于那些擅长爬墙的,会修弓弩的,耳力超群的,能懂兽语的,各色能人异士,五花八门,让人大开眼界,却在选兵标准中又各有各的短板。

  于是乎,标准化的招兵流程只走了一炷香时间,便被岳银瓶果断叫停。

  制定标准是为了选拔人才,而当这些标准反倒将人才拒之门外的时候,一定是标准错了,而不是人才有问题。

  她没有急着去找李申之商量,而是重新与自己的几个班底开了一个小型的研讨会。

  开会这事儿,她也是跟李申之学来的。

  虽然李申之很讨厌开会,但现在才发现,当遇到非标问题时,开会其实是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尤其是在事业草创阶段,遇到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非标问题。

  会上,岳银瓶依着李申之的思路去解决问题。

  先是琢磨了招募士兵的目的,然后搞清楚了李申之为什么要搞标准化招兵,最后经过一番讨论,形成了她自己的招兵方案。

  新的招兵方案,以岳家军为根基,以李申之的方法为骨架而重新拟定。

  岳家军共设十二军,每军担任的职责不同,对士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而李申之的思想,是将选拔的条件标准化。

  于是乎,在岳银瓶重新整理之下,搞了十四套选拔标准出来。

  新建立的选拔标准,不再用淘汰制,而是过关制。

  所谓淘汰制,指的是预先设定几个标准,只要有一项达不到标准,便被淘汰。

  而过关制,是事先只预设一个标准,只要过关就录用。

  若是某一项技能特别突出,同样可以破格录用。

  就怕跑步来说,只要三十分钟能跑万二十里地,哪怕这人没胳膊没耳朵,照样录用。

  这样一来,很快便把应天府中的守军重新进行了整编。

  整编不是目的,而是开始。

  整编之后,便开始了整训。

  按照李申之的要求,每一个士兵都要做到多面手,一专多能。

  也就是说,一个弩手不仅要会用弩,还得会修弩,知道弩的制造原理以及各个零件的作用。

  这样的好处往往在极端情况下会得到充分的体现。比如战争到了白热化阶段,弩手身边没有一台完整的弩,而他可以发挥想象力,用某些手边可以用到的东西维修损坏的弩,进而可以继续战斗。

  这个观念在现代化军队中非常普遍,最常见的拆枪装枪训练,正是这个目的。

  再延伸下去,所有士兵都要会骑马,要会操作回回炮,都提上了训练日程。

  当然,这里所谓的骑马并不是要把所有士兵都训练成骑兵,而是任何一个士兵,都能骑上马小跑起来。这种训练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但是在乱战之中,兴许就能成为战场上的胜负手。

  整编整训搞得如火如荼,应天府从上到下都充满了干劲儿。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认真训练就能吃到肉,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军队的事情交给了岳银瓶,李申之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工坊建设上。

  在以往的基础之上,李申之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几项小小升级。

  工业建设就是这样,得一步步地来。

  就像机床一样,想要建造机床,首先要用沙模铸造出机床的配件,造一个粗糙的机床出来,然后再用这个粗糙的机床加工出更加精密的零件,进而造出更加精密的机床。

  在这个时代,所有先进的东西都是首创,根本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一级一级地慢慢升。

  吨位一级一级地提高,精度一级一级地优化。

  想要找大号带带自己,却发现自己就是全地图最大的大号。

  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一般,一个月前的一场军事冲突好像没有发生过,应天府上下各司其职,干着各自的事情,按部就班。

  这一幕幕景象,让李申之充分地认识到了和平的重要性。

  只有和平,才能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