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三、骑炮协同-第3/3页

加入书签
  不管怎么说,开封府与应天府的第一次交战,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开始,又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宋金之间打了这么多年,宋军中的名将逐渐凋零,仅剩的几个也被纷纷束之高阁。而金国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他们的人才断档更加地严重。

  完颜宗弼之下最能打仗的,尽然是诸如韩常一般的汉人。

  可以想见,金人对这些汉人依然有些深深的戒备,不可能让他们独领一路。

  于是乎完颜宗弼的地位变得非常地尴尬。

  他想要回朝中争夺政治上的地位,那就需要放弃开封府的兵权。而若是非要把兵权握在手中,朝廷里的事情他又插不上话。若是他领着金军主力回国争权,更是会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中原地区拱手让给宋人。

  原本完颜宗弼是想着去与应天府的张浚谈判一番,依托对赵构的施压,在应天府咬下一块肉来,挽回在秦州丢失的面子,进而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

  没成想宋人不讲武德,直接对他们开炮,还追着打了一路。

  虽然没有对他造成多大的损失,但堂堂东亚第一军事强国的第一将领,竟然被一个不知名的毛头小将领着二百人追了一百多里地,面子上总归是挂不住。

  在战场上的完颜宗弼保持着冷静,没有与宋人过多地纠缠,一路损兵折将地撤退,毫不犹豫。

  但是毫不犹豫,不代表他能咽下这口气。

  当完颜宗弼回到开封府之后,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备战。

  大规模的战争,很少有突然性,往往都是小的摩擦不断地加大,双方不停地投入力量,进而爆发了大规模的决战。

  就像二战时期,官方的论调永远是德国闪击波兰引发了二战,而不是如民间常说的德国发动了二战。

  引发和发动,这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完颜宗弼决定对宋人采取军事行动,逼迫宋人割地赔款,而他永远不会想到,这场战争的规模会打到什么程度。

  ……

  金人逃了。

  宋人仿佛打了一场大胜仗。

  之所以说“仿佛”,是因为这仗胜得有点怪异。

  枕戈待旦的宋军,就像一拳打在了空气中,还没用上力气,就赢了。

  可是赢得又觉得不痛快,甚至有点憋屈。

  换个角度再想想,金兀术不过是领着两千骑兵,就能一路长驱直入顶到应天府城下,扔了十几具尸体就能把坐拥数十万人的应天府搅和得天翻地覆。

  几十万人,就被金人的两千人吓得全部龟缩在大城小城之中不敢出门,够丢人的。

  究竟是谁胜,谁负?

  难说。

  然而人嘴两张皮,总有那口才好的,能把任何好的坏的事情都说成一朵花儿。

  到了宋人口中,这场骤然发生又忽而消失的一场军事冲突,就是一场大捷。

  应天府最高军政长官张浚说是大捷,那就必须是大捷。

  张浚说到做到,当即统计斩首杀伤数目,纷纷登记在册,等着大战结束之后论功行赏。

  当岳银瓶回到应天府之后,一道警报声从应天府传了出来,意思是解除警戒。

  一场混战从头到尾不到一天时间,并没有在应天府的空间中留下什么痕迹。

  没有血流漂杵,也没有尸横遍野。

  没有亲历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们只是稀里糊涂地躲进了混凝土筑的小城里,吃了一顿中午饭,然后又稀里糊涂地回了家。家中一切物事完好如初,他们继续干着今天没干完的活儿,一切照旧。

  而应天府衙之中,一众人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

  张浚在外面的时候,必须要以一场大捷来鼓舞士气。而回到府衙之中,说他心中不紧张,不忧愁,都是假的。

  金军数十万军队近在咫尺,其带来的心理压力常人根本无法想象。

  即便是如此,也没有人责怪李申之下令发射回回炮。

  反观李申之自己,更是没有一丝自责的意思。他看向满面愁容的张浚,问道:“敢问张相公,朝廷来的诏书怎么说?”

  :。: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