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浚的富平之战就是如此。
陆游挥了挥手,制止住众人的讨论,继续说道:“果不其然,金军随后组织了大队人马对秦州展开了疯狂的攻势,最终都被邵知州挡了下来。”
得知秦州守住了,年轻知县们纷纷松了一口气。
邵继春问道:“敢问陆知县,秦州伤亡如何?”
“不知。”陆游摇了摇头,继续说道:“金军进攻未果,带来的粮草不济,只得退兵。然而正当金军撤退的时候,邵知州率军出城,猛攻金军,歼敌无数。”
“好啊!好一场大胜!”
“邵知州就是我大宋良将。有邵将军在,何愁我大宋西边定然固若金汤。”
陆游看了看李申之,见李申之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退却的金军并没有放弃,他们先是与川陕方面交涉,并没有什么效果。于是金军便纠集了大队人马,重新进发秦州。只不过这次并没有急着进攻秦州,而是将秦州团团围住,打算将邵知州困死在秦州城内。”
邵继春松了口气,说道:“有赖李公子提前布局,秦州城内的粮草至少够城中军民两年的消耗。既然家父还有余力出城追击金人,那么想必城中的伤亡并不是很大。”
李申之继续道:“秦州的局势暂且就是这样,咱们担心也没用。至于现在秦州是什么状况,咱们不得而知,毕竟传来的消息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事了。咱们现在需要商议一番,咱们应天府该如何应对金人的威胁。”
张浚坐在上首位置,自从一开始说了几句话之后,一直没有发言。坐在他旁边的赵不凡和赵瑗同样也没有说话。
这是张浚特意安排的场面,就是想练一练李申之这块真金,让他尽快走上知州的岗位。
张浚善于发现人才和提拔人才的美誉,绝非浪得虚名。
尤其是遇到了李申之这样的旷世奇才,张浚恨不得立马提拔李申之当京西制置副使,给自己当一个全面副手。
李申之询问众人应对金人的对策,韩平问道:“金人何时会来犯边?”
“不知道。”李申之摇了摇头,这个问题也是他最担心的问题。
韩平说道:“应天府距离开封府实在是太近了,金人早上发兵,最迟晚上也能到应天府。我所在的宁陵县更是紧贴着开封府,若是金人搞一个突然袭击,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李申之点头称是:“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咱们要商量一番,该如何建立咱们的预警系统?”
陆游始终与李申之在一起,两人经常商讨各种局势和对策,是以知道李申之的想法和打算。
也正是因为如此,今天他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给李申之捧好哏。
陆游说道:“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咱们防着金人,却又不能始终处于防备的状态。按说将百姓和士兵全都塞到小城里面是最为稳妥的办法,可是这样一来,日常的生产活动也没办法继续,这样对咱们也是巨大的损失。所以说,咱们需要商量一番,如何能在不影响日常生产的情况下,防备金人的进攻。”
范成大读过一些兵书,踊跃建言道:“可以在宁陵县设瞭望台和烽火台,然后在每村的村口设一面铜锣,当宁陵县的瞭望台发现金人之后,便立马点燃烽火。每个村子都留人值守,见到烽火之后瞧打铜锣迅速组织乡民集合,然后统一跑到就近的小城之中。”
韩平反驳道:“不妥。咱们设置瞭望台,必然隐瞒不过金人。若是金人知道咱们立起了瞭望台和烽火台,必定会提前来找麻烦,到时候咱们该如何应对?”
韩平的担忧,更多的是从政治上的考虑。
毕竟从理论上来说,宋金双方现在处于和平阶段,是不宜用出格的举动去刺激对方。
应天府这边立起来烽火台,明摆着是要防备金人的进攻。这时候万一金人派使者来质疑宋方,岂不是落人口实。
毕竟应天府还在宋国朝廷统治之下,不像秦州处于理论上的独立状态。
金人完全可以通过外交途径,逼迫宋方撤掉瞭望台。到那时金人再来进攻,应天府依然是一个瞎子。
到那时候,宋人总不能说我预判到你要攻打我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陆游挥了挥手,制止住众人的讨论,继续说道:“果不其然,金军随后组织了大队人马对秦州展开了疯狂的攻势,最终都被邵知州挡了下来。”
得知秦州守住了,年轻知县们纷纷松了一口气。
邵继春问道:“敢问陆知县,秦州伤亡如何?”
“不知。”陆游摇了摇头,继续说道:“金军进攻未果,带来的粮草不济,只得退兵。然而正当金军撤退的时候,邵知州率军出城,猛攻金军,歼敌无数。”
“好啊!好一场大胜!”
“邵知州就是我大宋良将。有邵将军在,何愁我大宋西边定然固若金汤。”
陆游看了看李申之,见李申之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退却的金军并没有放弃,他们先是与川陕方面交涉,并没有什么效果。于是金军便纠集了大队人马,重新进发秦州。只不过这次并没有急着进攻秦州,而是将秦州团团围住,打算将邵知州困死在秦州城内。”
邵继春松了口气,说道:“有赖李公子提前布局,秦州城内的粮草至少够城中军民两年的消耗。既然家父还有余力出城追击金人,那么想必城中的伤亡并不是很大。”
李申之继续道:“秦州的局势暂且就是这样,咱们担心也没用。至于现在秦州是什么状况,咱们不得而知,毕竟传来的消息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事了。咱们现在需要商议一番,咱们应天府该如何应对金人的威胁。”
张浚坐在上首位置,自从一开始说了几句话之后,一直没有发言。坐在他旁边的赵不凡和赵瑗同样也没有说话。
这是张浚特意安排的场面,就是想练一练李申之这块真金,让他尽快走上知州的岗位。
张浚善于发现人才和提拔人才的美誉,绝非浪得虚名。
尤其是遇到了李申之这样的旷世奇才,张浚恨不得立马提拔李申之当京西制置副使,给自己当一个全面副手。
李申之询问众人应对金人的对策,韩平问道:“金人何时会来犯边?”
“不知道。”李申之摇了摇头,这个问题也是他最担心的问题。
韩平说道:“应天府距离开封府实在是太近了,金人早上发兵,最迟晚上也能到应天府。我所在的宁陵县更是紧贴着开封府,若是金人搞一个突然袭击,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李申之点头称是:“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咱们要商量一番,该如何建立咱们的预警系统?”
陆游始终与李申之在一起,两人经常商讨各种局势和对策,是以知道李申之的想法和打算。
也正是因为如此,今天他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给李申之捧好哏。
陆游说道:“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咱们防着金人,却又不能始终处于防备的状态。按说将百姓和士兵全都塞到小城里面是最为稳妥的办法,可是这样一来,日常的生产活动也没办法继续,这样对咱们也是巨大的损失。所以说,咱们需要商量一番,如何能在不影响日常生产的情况下,防备金人的进攻。”
范成大读过一些兵书,踊跃建言道:“可以在宁陵县设瞭望台和烽火台,然后在每村的村口设一面铜锣,当宁陵县的瞭望台发现金人之后,便立马点燃烽火。每个村子都留人值守,见到烽火之后瞧打铜锣迅速组织乡民集合,然后统一跑到就近的小城之中。”
韩平反驳道:“不妥。咱们设置瞭望台,必然隐瞒不过金人。若是金人知道咱们立起了瞭望台和烽火台,必定会提前来找麻烦,到时候咱们该如何应对?”
韩平的担忧,更多的是从政治上的考虑。
毕竟从理论上来说,宋金双方现在处于和平阶段,是不宜用出格的举动去刺激对方。
应天府这边立起来烽火台,明摆着是要防备金人的进攻。这时候万一金人派使者来质疑宋方,岂不是落人口实。
毕竟应天府还在宋国朝廷统治之下,不像秦州处于理论上的独立状态。
金人完全可以通过外交途径,逼迫宋方撤掉瞭望台。到那时金人再来进攻,应天府依然是一个瞎子。
到那时候,宋人总不能说我预判到你要攻打我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