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民情-第2/4页

加入书签
  人只要往太行山里一钻,找一处山坳便能养活几十口人。茫茫千里大山,藏个几百万人不在话下。即便是到了现在,在太行山的深山老林里,依然生活着许多人,他们那里连路都不通,几乎与世隔绝,不知是几百年前逃难进去,祖祖辈辈便扎下了根。

  流民好歹还有一个身份,等到战争结束以后还能在朝廷分到田地。而野人,正如字面意思,已经脱离了主流人类社会。

  等到战争结束,新建立大一统王朝,朝廷开始休养生息的时候,那些深藏山中的野人才会逐渐露面,重新融入社会,而这时,他们可能已经是野人二代,三代,甚至野人四代了。

  李申之对土匪们的遭遇抱有一丝的同情。但凡能有口饱饭吃,谁愿意去过那种刀尖舔血的生活。

  如果自己能够将这些人收归麾下,兴许能成为自己的班底?

  李申之一动收复土匪的心思,便一发不可收拾,越想越激动,越看这些土匪越觉得亲切。

  岳家军的人虽然精锐,但是到底不是他一手带起来的队伍,终究有一些隔阂。或者说都不是隔阂,而是那些背嵬军压根就没瞧得上他这位公子哥。

  想要在乱世之中干一番事业,他一定要有自己的班底。

  看到刚才土匪头子和那个壮汉的交谈,他们都是重情谊的人,再从土匪头子为了祖坟不愿意逃走来看,也是个忠孝之人,人品没得说。

  只要人品过得去,能力可以慢慢培养。

  但是终究还是有一点顾虑,李申之试探着问道:“当了这么些年土匪,杀过不少人吧?”

  那土匪头子脸色一垮,说道:“哪里杀过什么人哟。俺们上山当土匪,无非是不想被别家土匪给灭了罢了。咱手里要没刀子,就只能被人砍了脑袋,抢走了粮食和女人。你要说土匪算人的话,那俺们倒是杀过不少。”

  听土匪头子的话,貌似他杀过不少土匪,算是实力比较强的一股势力。

  不过想来也是,若是他们实力不强,早被其他土匪给吞没了,哪里还能活到现在。

  李申之继续问道:“我看路过淮北的客商不少,难倒还养不活你们?”

  土匪头子垂头丧气道:“来往的客商都跟你们一般,成群结队地在一起,想要打劫他们哪有那么容易。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拦住路吆喝一声,对面给个赏钱,跟打发要饭的差不了多少。”

  李申之回想起刚才他们中埋伏时的景象,的确如这土匪头子所言。

  土匪们拿着家伙拦住路,客商队伍里走出一人去应答,双方就跟菜市场买菜一般,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客商奉上钱财,土匪打道回府。

  土匪拿钱也不白拿,算作保护费,至少在邻近几个乡内保证没有第二波土匪来打劫。

  能用谈判摆平的事,大家都不想动手。

  刀枪无眼,万一有个别人伤亡的,都是不必要的损失。

  即便是商队的实力超过了土匪,他们也不愿意真的跟土匪们动手,稍微花点钱打发掉就是了。

  就像一个人在路上遇到了一只疯狗拦路,肯定没人会上去跟疯狗对拼。能用一个肉包子解决的问题,何必让自己冒着衣服被划破的风险呢。

  土匪头子说的叫花子,大概就是每次都能讨到几个肉包子罢了。

  听到他们没有残杀平民,李申之心中稍稍放松一些。

  按说哪有土匪不杀平民的,不过转念一想倒也解释得通。照他所说,在当地早已没了平民,即便有,也是一个比一个的穷。去抢他们的粮食,还不够一大帮子人跑一趟消耗的多,妥妥的亏本买卖。

  跟李申之聊天说开了话头,那土匪头子把这些年经历的种种辛酸细数了一遍。从一开始的步履维艰,到后来远近的百姓争相归附,山寨的势头竟然越来越大。

  再到后来,他们在山上开辟田地,种植桑麻,竟然把一座小小山寨搞出了世外桃源的景象。

  然而山上的土地毕竟贫瘠,任凭他们再勤劳,也只能将将地顾住温饱,与山下被荒废的良田全完不能比,所以依然三天两头地饿肚子。

  说到伤心处,土匪头子的肚子捧哏似的“咕咕”叫了几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