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敢不敢坐?(4K)-第3/4页

加入书签
  想到这里,邢具瞻心里慌得一批。万一宋人不和议了,他可怎么办?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先按照李申之给的剧本,说道:“不过,想要达成和议,外臣还有一个条件。”

  果然!

  宋人听到金使还有别的条件,一颗心才算是放回了肚子里,脸上露出了解决便秘之后的舒爽神态。

  还是由张俊代表大宋发言,问道:“不知上使有何条件?”

  就说么,金使什么时候能这么好说话了。糖衣里面一定是毒药,就看这药到底有多毒了。

  邢具瞻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望向了李申之,说道:“以后关于和议的事,希望宋国让李申之全权负责。否则,对于和议的条款,我大金不予承认。”

  就这?

  如果不是想端着一国之君的架子,赵构都想当场拍板答应了。

  从金使的话中,张俊没看出什么破绽,问道:“还有别的条件吗?”

  邢具瞻一个战术后仰,后背微微考住椅背,一脸轻松地说道:“没了。”

  终于完成任务了,接下来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在临安玩上几天,然后打道回府。嗯,直接回中京去面见皇帝。

  赵构提前接到了冯益的情报,知道李申之能牵上金主完颜亶的线。当他邢具瞻一切唯李申之马首是瞻的模样,便知道李申之已经通过交涉,说服了邢具瞻。将这些信息综合在一起,邢具瞻的表现便有了合理的解释,赵构很满意。

  张俊不知道李申之的底细,但是他懂得察言观色。看到赵构一脸满意的神情,张俊假装不明白,问道:“官家,那和议之事,就此定下?”

  赵构收敛了笑容,按照会议流程问道:“几位相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听锣听声,听话听音,赵构虽然说的是问句,但从其语气可知,算是给和议拍板了。

  范同紧跟着张俊表态:“如此甚好。臣以为可以给李申之授官,也好更好地担当对金谈判的身份。”

  这几位相公们都知道,开封谈判中真正的主力是李申之,赵士褭和赵瑗不过是挂名沾光而已。既然是小朝会,有些话便不用太过遮掩。

  王次翁说道:“李申之现在不过是一个举人而已,官家可以赐他一个进士出身,这样授官也名正言顺。”

  何铸紧接着说道:“臣以为王相公所言不妥。赐官可以,但是作为一个读书人,进士功名还是自己亲自考出来的好。”

  宋朝的历史上,不乏一些大人物也是先当了官,后考的科举,因为正儿八经科举考出来的成绩,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那是贴在身上一辈子的标签,最终可以带到坟墓里的荣耀。

  同样是进士,其身份也分好几个等级。最高等级是进士及第,特指科举殿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眼和谈话。其次是赐进士出身,也就是二甲进士,地位也十分尊崇。再次是赐同进士出身,叫三甲进士,地位稍低,但好歹也是正儿八经考上的进士。

  除此之外,还有特赐同进士出身,也就是没经过科举,或者科举考了许多年没考上,皇帝专门送了他一个进士的身份。

  在以士大夫为主的宋代官员眼中,这个特赐同进士出身,就是智商低,学渣的代名词。

  文人们一个个自负得要命,谁想背上一个学渣的名号呢?更有甚者,还会沦落问文人士大夫圈子里的笑柄,被人编成段子卖到茶楼里,再被说书大娘反复鞭尸。

  要脸的人都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他们宁愿一次次地落榜,再一次次的重新考。

  王次翁还想着悄默默地坑李申之一把。一旦拿了这个特赐同进士出身,表面上看是皇帝的恩赐,不经过考试直接取了进士功名,却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再考进士,也就永远戴上了智商低,学渣的帽子。

  这个阴谋只在一瞬间便被何铸给识破,直接当堂点破。

  他却不知道,李申之的内心却在呐喊:不要啊,我不要!何铸你个猪队友,谁要你帮忙了,嘤嘤嘤……

  免试当了举人,再免试当进士,这个成就也蛮不错的。

  更重要的是,以后再也不用去背那枯燥的四书五经,也不用抓耳挠腮地去做那些违心的文章。至于学渣?李申之有的是办法去教那些“学霸们”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