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猫腻-第2/5页

加入书签
        隔壁夜话部门的编导被他们仨一人一句听得云里雾里,开始忍不住好奇,一个三十来岁的女编导扬着脖子问道:“咋的了,你们被人家上啊访了?咋回事儿啊?”

        韦烨本来就是个话篓子,又是一肚皮官司,这下一有人问,还满办公室人虽然坐的稀稀拉拉的,可有一个是一个,都伸长了耳朵或者干脆眼里闪烁着八卦之光,等着他揭秘,他总算是可以发挥了。

        “上个月有一天早上,我在生活区那边门口的小超市买了瓶饮料,顺便等个采访对象。然后就有个人,年纪不大,最多跟我差不多,那个手,就像是我们那边种了几十年地的老人那样,一条一条黑沟,也不知道那个手是肿的,还是力气活儿干多了,反正……”

        女编导胃口被吊的老高,哪里还愿意听这只手是个什么样的手啊,立即无情打断:“你能不能说重点,我们不想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手!我们只想知道这事儿究竟是怎么个事儿。”

        “你们是想看我们仨怎么掉坑里的吧?要不要再踩上两脚啊?到底听不听,不听拉到。”韦烨被打断了形象的描述,以及他当时觉得心酸,然后萌发了同情,最后走上监督曝光的一腔正气,突然觉得十分不爽。

        女编导一看,立即很有眼色地递梯子:“我知道你意思嘛,就是觉得同情人家了呗,然后呢?”

        韦烨得了梯子,也不再纠缠,继续回忆:“那个人跑去那个超市问那个老板,怎么才能找到电视台的记者,说他有个冤屈想求我们去报道一下。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人我们是惹都不敢惹的,我也没吭声,结果那个超市老板也是闲得慌,就随口问他是个什么冤屈,到电视台来找记者的人都说自己冤枉。”

        韦烨这番话满办公室的人都是有共识的,一般情况下,确实没有人会主动去接触这样的爆料人,电视台各个征集题材的热线电话,在相应栏目播放的时候,不仅主持人会播报几次,下面的角标也会有滚动播出,所以经常看电视的人都知道,要找电视台报道,先得打热线电话说明情况,然后接线员会记录并筛选汇总,然后再报到主管那里,再分发到相应的部门。

        还有就是编导是跑线的记者或者是划片的记者,都会有自己的固定联系单位,当然有些编导因为长期在行业内工作,也会有些自己独家的题材来源,但是报选题的时候都会跟领导说明题材来源,这也是一种避免公器私用,或者说是保护记者们的一种手段。

        针对这几种题材来源,韦烨说的这种,典型就属于不明来源的题材,如果这个选题本身就是个非常好的选题还好说,但凡有点别扭的,就容易出问题,你怎么能够解释,你这做的不是人情稿?

        “然后那个人也不知道是生气还是被激的,脸腾地一下就涨红了,就说他是真有冤枉,还拿了一份判(啊)决(啊)书出来,那老板也是个好事的,还真的伸长了脖子去看,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是看没看出来门道,他就是嚷嚷着说是好像有点问题。”

        “然后正好我等的那个采访对象来了,上来就喊我韦记者,然后我就被那个超市的老板拖住了,他以前只知道我是都市频道的,但是不知道我是什么岗位的,他就把那个文书递给我看,还跟那人说我就是都市频道的记者,让他赶紧找我看看。”

        “我那个采访对象又是个律师,扫了一眼就看出了毛病,判(啊)决第一条说某某某,就是找来的那个人的姐姐,因患有久治不愈的精神病,准予某某某和某某某离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