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见过-第2/3页

加入书签
        “六百一十万!张宗宪先生出价六百一十万!李先生您还要跟吗?不跟了?好,侯先生呢?六百一十万第一次,六百一十万第二次……”林婉秋神色变得有些激动,和之前用高亢的声音营造紧张气氛不同,这次是真的有些动情,甚至眼里都有了些泪花:“成交!张伯伯,谢谢你!”

        场内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毫无疑问,这必将是今晚轰动港岛一条大新闻。

        这件宣德青花夔龙大罐,本来是张宗宪以两千美元让渡给林婉秋的,如今又以六百一十万港币的高价,从她手里买了回来!

        短短十几年,价值跃升了五百倍!

        毫无疑问,林婉秋必将成为最大赢家,她少年时慧眼识宝的故事,必将因为今天的新闻名留港岛收藏史。

        张宗宪其实是在以这种近乎自污的方式,对下一代同行予以最大的扶持。

        其目的和以一百万美元将自己的收藏让渡给周至的王老爷子,差不多是有志一同的。

        这就是林婉秋最后感动地说谢谢,而不是恭喜的原因。

        好在接下来又是一波小件的拍卖,让林婉秋缓和了一下情绪。

        虽然说是小件,但是拍品已经转成了书画,相比之前的那些小件,价值也明显高了一个档次。

        这是如今港岛藏品的独特优势,当年流过来的东西里头,书画属于既方便携带又价值不菲,还不容易失窃的品类,因此过来得最多。

        近现代的艺术品不论,古代艺术品里,如董邦达的《千竿竹雨图》,陆治的《彷古山水册》,王铎的《草书五言》,最着名的当属苏轼唯一的画作《木石图》,都是在港岛拍卖出来的。

        因此此次上拍的东西,好多在国内都应当算作一级文物。

        然而怪了,行情却变得不那么热闹,可能是港岛上类似的东西太多了,大家重新进入“冷静期”,似乎都憋着劲头,等待大戏。

        周至也终于逮到了机会,以十万港币的价格拍到了一幅文征明的扇面《新秋白苎图》。

        这个拍品是从一把扇子上拆下来重新装表的,装表的时代应该是在清中期,画卷分作了上下两个扇面,上面是一幅图画,绘画的是秋天的江畔,画楼上一名仕女倚栏凭江的画面。

        下面是一首行书的诗歌,其实就是扇子的背面:江城秋色净堪怜,翠柳鸣蜩锁断烟,南国新凉歌白苎,西湖夜雨落红莲。美人寂寞空愁暮,华发凋零不待年。莫去倚栏添怅望,夕阳多在小楼前。

        落款征明二字。

        十万港币的价格,拍得周至都在心里直摇头,这样的拍卖会上都能够连捡两个漏,内地收藏和港岛收藏的区别也太大,相互间存在各自不知道的价值洼地。

        首先《新秋》这首诗歌很不出名,甚至文征明的诗歌,就没有几首让大家耳熟能祥的。

        其次文人的诗歌还能留下墨迹,传于后世的,那就更是少之又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