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睿立即安排人手,开始在南京城中造舆论,同时将朱棣的字,以最快的速度做成牌匾,分发了下去,被抓的红颜会会员成了第一批受益人。
南京城中,很快流传着红颜会会员有仁有义有担当,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视民族复兴为己责等赞誉之词。还有不少的文人雅士,跑到那些会员的商号面前题诗作词,为商号加油呐喊的。
嗯,都是某人私下花钱雇人干的……
也就在这时,一个非常不和谐的声音,传了出来,锦衣卫的某位高官,看中了红颜会某些会员的家产,用下三滥的手段,将人打入昭狱,准备栽赃陷害他们,然后霸占他们的家产。
纪纲也有些懵逼,从来遇到过这种事。
一开始听说红颜会向礼部捐款的事时,纪纲只是一脸羡慕,哀叹自己怎么没有这么好的命,别人在家躺着就能每年拿到两百万贯,自己要想捞点钱还得使一些下三滥的手段。
文人士子们夸赞红颜会会员急公好义时,纪纲也没觉察出什么问题来。
当朱棣的牌匾挂到被自己抓的红颜会会员家门口时,纪纲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对了,他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阴谋味道……
巧合?自己抓了人,刚放出话去,没十万贯捞人,这些会员就可能死在北镇抚司的昭狱里。突然间,这些会员受到了皇帝嘉奖,如果自己真出手整这些会员,这不是打皇帝的脸吗?
纪纲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把抓进昭狱的人放出去,那就是默认了准备陷害红颜会会员,霸占他们财产的事;如果不放,逼迫红颜会会员认罪,那就是打了朱棣的脸,马上要过年了,欢天喜地的日子,这不是给皇帝添堵吗?
就在这时,有人给纪纲出主意,让他用拖字诀,以拖待变,还有十多天过年了,先把正旦节拖过去,再想办法解决。
纪纲思来想去,也只能这么办了!
但李云睿肯定不打算让纪纲过个安稳年,才有了撺掇国子监监生,到锦衣卫门口闹事的桥段。
正当纪纲踌躇的时候,在某些人的撺掇下,国子监中的读书人群情激奋,一起走上街头,走到了北镇抚司的门口,开始绝食抗议,要求锦衣卫释放无辜的红颜会会员,承办锦衣卫官员。
这一骚操作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
正在苦思冥想解决之道的纪纲,突然接到来报,说市面上传言锦衣卫高官欲陷害红颜会会员,准备霸占他们的家产。
纪纲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被人算计了,这一切好像都是被人安排好的,故意一步步闹大的。
李云睿就是准备把事情闹大,朱棣身在皇宫,所有的消息都是靠大臣的奏折或者锦衣卫的打探。
可以这么说,皇宫就是一个笼子,皇帝就是被关在笼子中的王,皇帝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大臣、内侍想让他看、想让他听的内容,都是已经被过滤了很多遍、很多遍的信息。
锦衣卫向上递的消息,都是纪纲一手把控,他肯定不会傻到把自己的事,报告给朱棣;至于御史,御史台左都御史陈瑛,现在和纪纲是联盟,陈瑛负责咬人,纪纲负责出手抓人,御史要想上折弹劾纪纲,要先过陈瑛这一关,陈瑛怎么可能让手下人弹劾自己的盟友?其他六部的官员,都是各管一摊,谁也不想得罪纪纲,肯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南京城中,很快流传着红颜会会员有仁有义有担当,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视民族复兴为己责等赞誉之词。还有不少的文人雅士,跑到那些会员的商号面前题诗作词,为商号加油呐喊的。
嗯,都是某人私下花钱雇人干的……
也就在这时,一个非常不和谐的声音,传了出来,锦衣卫的某位高官,看中了红颜会某些会员的家产,用下三滥的手段,将人打入昭狱,准备栽赃陷害他们,然后霸占他们的家产。
纪纲也有些懵逼,从来遇到过这种事。
一开始听说红颜会向礼部捐款的事时,纪纲只是一脸羡慕,哀叹自己怎么没有这么好的命,别人在家躺着就能每年拿到两百万贯,自己要想捞点钱还得使一些下三滥的手段。
文人士子们夸赞红颜会会员急公好义时,纪纲也没觉察出什么问题来。
当朱棣的牌匾挂到被自己抓的红颜会会员家门口时,纪纲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对了,他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阴谋味道……
巧合?自己抓了人,刚放出话去,没十万贯捞人,这些会员就可能死在北镇抚司的昭狱里。突然间,这些会员受到了皇帝嘉奖,如果自己真出手整这些会员,这不是打皇帝的脸吗?
纪纲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把抓进昭狱的人放出去,那就是默认了准备陷害红颜会会员,霸占他们财产的事;如果不放,逼迫红颜会会员认罪,那就是打了朱棣的脸,马上要过年了,欢天喜地的日子,这不是给皇帝添堵吗?
就在这时,有人给纪纲出主意,让他用拖字诀,以拖待变,还有十多天过年了,先把正旦节拖过去,再想办法解决。
纪纲思来想去,也只能这么办了!
但李云睿肯定不打算让纪纲过个安稳年,才有了撺掇国子监监生,到锦衣卫门口闹事的桥段。
正当纪纲踌躇的时候,在某些人的撺掇下,国子监中的读书人群情激奋,一起走上街头,走到了北镇抚司的门口,开始绝食抗议,要求锦衣卫释放无辜的红颜会会员,承办锦衣卫官员。
这一骚操作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
正在苦思冥想解决之道的纪纲,突然接到来报,说市面上传言锦衣卫高官欲陷害红颜会会员,准备霸占他们的家产。
纪纲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被人算计了,这一切好像都是被人安排好的,故意一步步闹大的。
李云睿就是准备把事情闹大,朱棣身在皇宫,所有的消息都是靠大臣的奏折或者锦衣卫的打探。
可以这么说,皇宫就是一个笼子,皇帝就是被关在笼子中的王,皇帝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大臣、内侍想让他看、想让他听的内容,都是已经被过滤了很多遍、很多遍的信息。
锦衣卫向上递的消息,都是纪纲一手把控,他肯定不会傻到把自己的事,报告给朱棣;至于御史,御史台左都御史陈瑛,现在和纪纲是联盟,陈瑛负责咬人,纪纲负责出手抓人,御史要想上折弹劾纪纲,要先过陈瑛这一关,陈瑛怎么可能让手下人弹劾自己的盟友?其他六部的官员,都是各管一摊,谁也不想得罪纪纲,肯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