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律,州县以衙为廨舍,早晚声鼓,谓之衙鼓,报牌谓之衙牌,儿子谓之衙内。
州县的官配备官舍,即为私人府衙。官舍前便是官署,故而公私集于一区。
张儒秀所在的这片住处,往前数百步便是地方府衙,是华州知州与判官共事处。至于旁的参议、机宜、抚干等官员,则是在府衙周围另租住所。
从判官官舍走出,穿过一片梧桐林,便到了林景亨知州的官舍。
华州衙门一处,各舍屋都处在一方大庭院之中,知州同判官两处人家居于此,清净闲适。
庭院内有几处阁楼亭台,站上去便能纵览一州。除此之外,莲池花园,荫柳石桌,长藤连廊,那些消遣的景儿,一个都不少。
这片庭院外,是万家炊火与商市。一条官道东西路直走,便通到了烟火人家。官道南北,便是衙门的数亩粮倾。
……
张儒秀脑里绕了半晌,才勉强捋清这关系。通俗的来讲,张儒秀随着司马光住在政府区域里,政府又分居住区与办公区,两区隔的极近,这对于官员来说极为便利,办完公就能回家吃上热乎的饭。
搬过来的行李都被放在了前堂,下人正忙着拆解再重新安置。
张儒秀指挥着下人把行李搬到该放的地方去,安排着人洒扫庭院,什么蛛网尘灰都得弄个干净。
司马光的笔墨纸砚,一箱书籍,她自己的妆奁嫁妆,一箱衣裳,以及家里的地产田产票纸,都得仔细放好。
至于司马光?
张儒秀以为他能过来同自己一起指挥,不曾想走到半路,知州那边来了人,又把他叫了回去,说是等不及,要马上见他一面,同他商量些衙中事务。
司马光满脸歉意地看着张儒秀,张儒秀又怎能开口说不,便摆摆手,叫他安心办事,家里自有她操着心。
说罢,司马光便跟着侍从大步走去,一行人朝南,一行人朝北,自此分开来。
搬家自然不是个清闲的活儿,不过好在有凉风吹来,汗流出来也不似大夏天一般蜇人。
张儒秀瞧着院内的汉子女使满脸狼狈,便叫人熬了一大锅消热暖胃的汤分给众人,让人先歇息片刻。看见满院感激的眼神后,张儒秀觉着自己叫养娘先点上炊火的事真是无比明智。
按礼,判官到任首日,先要到官舍里安顿下来,翌日才去知州处报道,认识下诸位地方官,再摆一道宴,官员和家属都要到场。
如今这第一日,林知州就把司马光叫了回去,怕是有重要的事交代。
司马光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张儒秀也没想着等他,自己把能安排的事都安排了下去。她也是第一次做这种使唤满院人干活的事,好在院里的人都顺她的意,一声令下都闷声做事。
如此一来,效率自然会提高。
戌时,院里安置好了个七七八八。张儒秀叫晴末晴连点上了前堂到后院里的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