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全都要-第2/4页

加入书签
    一条水泥路从村子中间穿过,那是去往东江县的主干道。

    所以,药王村并没有如牛角村和竹阳村那样初步形成以村委会为核心的聚居趋势,他们村里的新房大多就在原本临路的地方,重新盖起,沿着马路两侧,呈条状分布。

    药王村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儿有座药王庙,同时在时代的潜移默化中,诞生了许多赤脚医生。

    不过和竹阳村的篾匠一样,已经被时代抛弃,只存在于一些老人的回忆中。

    曹青峰等人安静地陪着霍千里站着,默默地思考着一个同样的问题:

    这些村子的出路,在哪里?

    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这是三位村长鼓起勇气来找到霍千里的目的,其实也是他们作为千符镇领导必须要思考的内容。

    霍千里很喜欢站在山坡上想事情,站得高看得远,山坡上的风也能让人更清醒。

    秋风将他脑海里这一天半看过的一幕幕翻起,他扭头看着众人,“有什么想法?都聊聊?”

    曹青峰直接开口道:“霍书记,以我个人的浅见,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条就是加大各村与产业园区的融合,深度绑定在中药材种植的路线之中,加大对土地流转、零散务工、产业园区就业等各领域的扶持,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交通、民生等方面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第二就是走各自的特色发展之路,竹阳村就依托竹编工艺,牛角村就发展果树种植,走当初霍书记您在虎山村设计好的路线,以特色为根基,搞订单农业之类的。弄到虎山村那个地步肯定不现实,但是大幅度改善经济民生还是有可能的。毕竟有霍书记设计好了的成熟路线可供参考。”

    能够被组织选来做霍千里的副手,曹青峰不止是因为跟霍千里曾经的那点交情,在李乔身边耳濡目染了多年,他在见识、能力、手腕上都拿得出手。

    这一番话,说得也让一旁的高远明和肖尧等人微微颔首,基本将他们能想到没有想到的点都说明白了。

    fo

    事实上这个也没什么深奥的,因为这两个点是这些村子唯一可以依靠的点。

    如果不这么搞,任由这些村子自行发展的话,就只能和大多数村庄一样,能出去打工的出去打工,不能出去的在家沉默地守着几分薄田,如同沙滩最远端的地方,只有在涨潮涨到最大的时候,迎来短暂的喧嚣和热闹。

    高远明开口道:“具体选哪条路,霍书记您定夺。”

    霍千里的目光在众人脸上转了一圈,然后定在曹青峰脸上,微笑道:“为什么要选?不能全都要?”

    ???

    这话怎么听起来怪怪的。

    曹青峰皱着眉头,“书记的意思是都做?”

    “对啊!”霍千里点了点头,“为什么不可以呢?”

    他笑着道:“一部分,以土地资源,种植中药材,介入产业园区成熟的产业链,作为有保障的兜底收入;另一部分发展特色产业,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要卖什么就卖什么,我们政府进行产业帮扶指导,帮忙对接各方资源,保障村民利益。二者同时展开,至于最后是东风压倒了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了东风,那就看各村产业发展的情况。”

    众人思考着这个点,琢磨一下好像也真的还可行?

    “会不会四不像,两头不讨好啊?”肖尧开口问道。

    霍千里看着众人,“其实,从最开始,也就是五年前,我们的规划就不只是在千符镇发展丹参种植和生产这个单一的内容,而是打造一个以丹参为核心,中药材种植为主要方向,多种业态协同发展的路子,要结合农村的具体情况,打造一个协调融合的发展生态,而不是一个纯粹的工业基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