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
徐妙锦话到一半儿,便被朱雄英的手堵在她饱满的唇上,拉着她走到不远处几个新麦草堆死角处。
看了下四周,开始解自己衣服,嘴里还说道:“快,趁着没人……”
想到身后不远处的侍卫,她面色羞红嗔道:“你猴急什么,这不妥。”
徐妙锦看眼这里,四处是麦草垛。
两侧是一人高的野蒿草,短时间倒是无人来此处,平日里都是宫中床,今儿怎么到野地里来,他这又是什么新的法子。
朱雄英:“肯定急,皇后不知,这里可是朕命他们寻到最合适的地方。”
徐妙锦抿着嘴,红着脸儿,开始解自己衣裙。
朱雄英见她半天没反应,转过身发现她低着头在解衣裙,忙过去将她的衣服系好,疑惑道:“你解衣作甚?”
“明明是陛下让臣妾快些……”徐妙锦抬头,流转的眸子里带着嗔怪。
朱雄英笑道:“皇后理解错了,朕脱衣让你给朕身上涂黄土,背上也要均匀些。”
说完,想了想,直接光着膀子在地上滚了两下。
在宫里几年,皮肤白嫩,这滚在地上,被麦茬子划了几道血口子。
徐妙锦见此,便要拿手绢去帮他擦血道:“陛下,你这后背破了好几道口子,不疼么。”
“朕要的便是如此效果,朕之前命各府城在夏粮秋粮时节,朝廷拨银收粮囤积在赈灾仓。
“有专门官员看守,为突如其来的旱灾,地崩,水灾时用来作为赈灾粮发给百姓。
“这样便可以大大缩小从江南拨粮往偏远的受灾地的时间,让官府的赈灾仓自拨粮食。
“可是,在赈灾仓上,每年投入的银子十分多,但是为何遇到灾情,百姓还是无粮,朕要自己查查。”
徐妙锦惊讶道:“陛下,让锦衣卫去便是,你去作甚。”
朱雄英道:“朕已经安排了他们几个扮作麦客,在附近保护,皇后待会儿便回去。”
见朱雄英将自己抹成一个泥巴裹的脏兮兮的人,又从包袱里取出补丁的书生袍子。
将换下的衣服包袱扔给纪刚,随后说道:“送娘娘回去,剩下的几个麦客留在周围。”
“是。”
纪刚领命躬身。
随后走到徐妙锦身边:“您随属下回去吧。”
“本宫……要亲眼看到陛下落脚在何处,在回去也不迟。”
…………
关中大地,渭水之边。
朱雄英揉了揉自己的头发,脸上抹着灰尘,走到乡绅粮商与官府吏员所在的收粮处,道:“官爷,您这里可有什么活儿没有。”
“去去去,哪里来的穷酸书生。”几个坐在凉棚下的商户道:“滚一边儿去听到没有,我们不缺人手。”
平日里,官府收粮都是自己找的账房先生,收购粮食,用完后给点儿好处就成。
只有秋收夏收时,这种田头收百姓粮食的,人手不够,便会寻外乡的管账先生。
那几个人看朱雄英面生,便不理睬他。
朱雄英也不放弃,耐心等着。
半个时辰后,纪刚点点头。
远处官道上,有个球儿汗流浃背的跑到凉棚下道:“刘粮长,李仓司。”
明朝有粮长制,总粮仓的官员都是户部在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徐妙锦话到一半儿,便被朱雄英的手堵在她饱满的唇上,拉着她走到不远处几个新麦草堆死角处。
看了下四周,开始解自己衣服,嘴里还说道:“快,趁着没人……”
想到身后不远处的侍卫,她面色羞红嗔道:“你猴急什么,这不妥。”
徐妙锦看眼这里,四处是麦草垛。
两侧是一人高的野蒿草,短时间倒是无人来此处,平日里都是宫中床,今儿怎么到野地里来,他这又是什么新的法子。
朱雄英:“肯定急,皇后不知,这里可是朕命他们寻到最合适的地方。”
徐妙锦抿着嘴,红着脸儿,开始解自己衣裙。
朱雄英见她半天没反应,转过身发现她低着头在解衣裙,忙过去将她的衣服系好,疑惑道:“你解衣作甚?”
“明明是陛下让臣妾快些……”徐妙锦抬头,流转的眸子里带着嗔怪。
朱雄英笑道:“皇后理解错了,朕脱衣让你给朕身上涂黄土,背上也要均匀些。”
说完,想了想,直接光着膀子在地上滚了两下。
在宫里几年,皮肤白嫩,这滚在地上,被麦茬子划了几道血口子。
徐妙锦见此,便要拿手绢去帮他擦血道:“陛下,你这后背破了好几道口子,不疼么。”
“朕要的便是如此效果,朕之前命各府城在夏粮秋粮时节,朝廷拨银收粮囤积在赈灾仓。
“有专门官员看守,为突如其来的旱灾,地崩,水灾时用来作为赈灾粮发给百姓。
“这样便可以大大缩小从江南拨粮往偏远的受灾地的时间,让官府的赈灾仓自拨粮食。
“可是,在赈灾仓上,每年投入的银子十分多,但是为何遇到灾情,百姓还是无粮,朕要自己查查。”
徐妙锦惊讶道:“陛下,让锦衣卫去便是,你去作甚。”
朱雄英道:“朕已经安排了他们几个扮作麦客,在附近保护,皇后待会儿便回去。”
见朱雄英将自己抹成一个泥巴裹的脏兮兮的人,又从包袱里取出补丁的书生袍子。
将换下的衣服包袱扔给纪刚,随后说道:“送娘娘回去,剩下的几个麦客留在周围。”
“是。”
纪刚领命躬身。
随后走到徐妙锦身边:“您随属下回去吧。”
“本宫……要亲眼看到陛下落脚在何处,在回去也不迟。”
…………
关中大地,渭水之边。
朱雄英揉了揉自己的头发,脸上抹着灰尘,走到乡绅粮商与官府吏员所在的收粮处,道:“官爷,您这里可有什么活儿没有。”
“去去去,哪里来的穷酸书生。”几个坐在凉棚下的商户道:“滚一边儿去听到没有,我们不缺人手。”
平日里,官府收粮都是自己找的账房先生,收购粮食,用完后给点儿好处就成。
只有秋收夏收时,这种田头收百姓粮食的,人手不够,便会寻外乡的管账先生。
那几个人看朱雄英面生,便不理睬他。
朱雄英也不放弃,耐心等着。
半个时辰后,纪刚点点头。
远处官道上,有个球儿汗流浃背的跑到凉棚下道:“刘粮长,李仓司。”
明朝有粮长制,总粮仓的官员都是户部在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