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以工代赈有弊端-第2/3页

加入书签
刘三吾细思之下,决定今日便去向陛下说说,看看陛下的意思。

院子外河畔的青石板,路咯吱咯吱有扁担声和车轱辘,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天亮了,刘三吾和蓝玉简单的在周乾家洗漱一番,赶进宫上朝。

而周乾则是骑着他心爱的小母马向国子监而去,国子监教授的内容他不是很喜欢,四书五经也就那样。

路过周长平家时,周乾翻身下马说了几句话,阮宜良看见他,依旧是话很少,但眼睛分明透着欣喜。

阮梁氏摇了摇头,自家这孩子心地单纯,周家这小子如今成了国子监的监生,这几日连过来也不过来。

若是她们这个年纪,便早就心里淡然不在意了,偏偏她家姑娘还是一心一意等着。

别人的几句玩笑话,她反而当真。

骑马要走时,阮宜良跟了出来询问他最近的事,周乾看了看东边的太阳判断时间,催促道:“有事?你快说。”

“你等一下。”

阮宜良说完便跑进店中,可能是太急,出来时将板凳撞到一边,随即抱着一双靴子走过来。

“走路看着点儿。”周乾说道。

“嗯……”阮宜良小声答应。

周乾无奈的说道:“这靴子是你做的?给我的?”

“我做的……”阮宜良解释着,又拿出几串铜钱道:“这个你拿着用。”

周乾摇头:“你别给我,我并不缺银子。”

“你拿着。”

周乾随后便叮嘱她几句,骑着马晃悠悠的离开,转头道:“我用了你的这些钱,你便是我的人了,哈哈。”

他随口一句玩笑话,阮宜良却当成了真的,站在街道边很久,直到看不见周乾的身影,这才进去做事。

…………

百姓忙着讨生活,朝廷忙着商议天不下雨的事。

朝堂上更是争执成了一片,每个人意见都不一样,互相不服。

争的朱元璋心烦意乱,直接吼了他们几句,这才平静下来。

工部,兵部,户部,刑部为了这件事都上了奏疏,但他们对朱元璋是不敢多叨叨的。

思来想去,几个尚书都跑到朱标的文华殿去诉苦水,说他们各自有多困难和事务,为了赈灾的事忙的焦头烂额。

……………………

大明宫城,御书房。

刚在朝堂吼完众文官的朱元璋背着手对着御案上的奏疏皱眉,心中的烦躁久久不能平复。

“刘三吾,你说的那事可是真的。”

“回陛下,臣绝无半句假话。”

朱元璋这才转过身来,面色阴沉的仿佛要下雨。

方才在奉天殿,几个尚书都在跟自己说他们多尽职。

“咱一说,好家伙,他们个个都为民为国操劳,晚上不睡觉,忙着哄女人喝花酒。

他们但凡办事快些,也不至于江边村子抓旱魃,百姓那点银子哪里够江湖术士欺骗的。”

刘三吾忙点头:“陛下说的是,昨晚情势凶险,臣和蓝将军将手放进那只油锅中,却丝毫未感觉到热油。”

“你告诉咱,那油锅炸旱魃真的是假的?那黄纸有血,这其中又是什么道理啊?”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mimiread.com 安卓苹果均可。】

黄纸有血的道理,周乾跟刘三吾昨晚说过,但他这会儿只记得什么姜黄水这个,便结结巴巴道:“这功劳都该留给国子监生周乾。”

“陛下要不要见见他!”刘三吾提议道:“或许陛下会很喜欢他。”

朱元璋心里道,咱的大孙咱肯定会喜欢他了,此事还用你来讲给我,昨晚咱也不在啊,听你这个老家伙说说大孙捉旱魃的事,怎么就这么不舒坦。

“陛下?”刘三吾伸了伸脖子:“您要不要见见国子监监生周乾。”

“不用见。没有咱的旨意,你不许将他带进宫来,可记下了。”朱元璋吩咐刘三吾。

刘三吾点头:“陛下,臣还有一事要与陛下说。”

“讲!”

朱元璋坐好,示意刘三吾也坐。

翰林院中,刘三吾可以说是最德高望重的,在宫里也是朱元璋身边能说话顶用的文臣之一。

“周乾与臣说了以工代赈的利与弊之事,或许可以将军士拨出百人去沿江助百姓救灾。沿江各地的卫所兵,都可以挑出来一些。”

朱元璋抬了抬手道:“这事你说了不行,咱让人给你备纸和笔,你且详细写下来,咱待会儿让刑部,工部这些来商议下,听听他们的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