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梅兰芳大剧院

加入书签


那么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大多数都不喜欢戏曲了呢?

其实沈老心里明白,但他只是不想国粹就这样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

说到底,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受到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的冲击,戏曲市场萎缩。

人们的娱乐方式增加,出现了游乐场、电影院、歌厅、酒吧、游戏厅、网吧、溜冰场等各种娱乐方式,分摊了原本只消遣戏曲的大部分人群。

社会的节奏加快,人们往往是朝五晚十的忙着工作,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行业压力大大增加,导致人们根本没有更多的闲余时间去听戏。

当然了,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戏曲在年轻人的印象中,一直是很low的一种形态,大部分年轻人听到戏曲的第一反应就是老人喜欢的东西,与时代不接轨。

——以上是客观原因。

主观上戏曲界没有推陈出新,而是一味地当成文化遗产来保护,似乎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沈老,有些事情,不是年轻人的锅,而是这个时代的错。”

张明宇也是年轻人,自然要为年轻人说话。

谁人不想天天逍遥快活?

奈何一个996就熬的人头秃,哪还有心情去静静坐在戏院里听戏!

为什么老人喜欢听?

还不是因为人老了事就少了,有大把的时间去挥霍了。

“唉——”

沈老摇头叹息一声,没再多言。

独狼也不喜欢听戏,也没有听过,所以不做任何评论。

“休息一下好多了,小家伙,我们继续吧!”

“这次要一鼓作气了。”

虽然爬长城之前独狼交代了三点,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张明宇没有做到。但好在他体力不错,不然这会儿恐怕也是气喘吁吁了。

“小家伙,到了好汉坡以后,我们就坐缆车下去,我带你去看今天的一出好戏——《霸王别姬》。”

“得嘞!”

于是,两人越过烽火台,开始了新一轮的比赛……

……

两个小时后。

缆车上。

陈大林最后是被独狼折返回去背到好汉坡的,不然等他到的话恐怕天都黑了,那还看个鸡儿的戏。

陈大林坐在缆车上,整个人脸色苍白,衣服都湿透了。

“不来了,不来了,以后说什么我也不来了。”

陈大林是真的怕了。

张明宇在一旁笑道:“陈哥,你这身体……不行啊!”

男人最忌讳被人说不行,不过陈大林已经没有力气反驳了。

沈老也是附和道:“大林,独狼走了,以后你跟在我身边,每天早点起来,和我一起练练太极拳,强身健体。”

陈大林闻言,本就难看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

睡懒觉睡惯了的陈大林,让他早起,那简直就是要他老命!

谁说年轻人喜欢睡懒觉?

老人一样喜欢睡!

“大林,你不是最爱看戏吗,待会儿我们去看。”

沈老安抚了一下陈大林。

陈大林听到一会儿去看戏,瞬间整个人都精神了。

陈大林期待道:“哪出戏?”

“《霸王别姬》!”

“太好了!我最喜欢这出戏了!”

说到京剧,陈大林处了《贵妃醉酒》,最喜欢的就是《霸王别姬》了。

“沈老,在哪个剧院?”

张明宇想听听看剧院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

“梅兰芳大剧院。”

听到沈老的回答,张明宇一怔,仿佛瞬间回到了过去。

梅兰芳何许人也?

华夏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

在梅兰芳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

1913年10月28日,《申报》13版《剧谈》这样评论他:

“梅兰芳之青衫亦为都中第一流人物,色艺之佳,早已名满都下二难兼并,必有特异之技艺以动人,观听者有梨园癖者自必联翩往观,第一台又将座物隙地矣。”

纽约《世界报》指出:

“梅兰芳是所见过的最杰出的演员之一,纽约还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的演出。”

就算不是戏曲爱好者,想必也听说过“梅兰芳”的大名。

……

梅兰芳大剧院。

张明宇清醒过来后,发现自己已经到了目的地。

沈老看到张明宇回过神,不禁关心道:“小家伙,你是怎么了,刚刚像是失了神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