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此时吴工的这个做法却让西北铁路修建陡然加快了速度,天启五年四月初在后方调过来五万人支援之后这支近十万人的施工队伍在半个月的时间内硬生生的将延焉耆到交河城近六百多里地的铁路主体施工全部完成。大量的铁轨在临时列车头和施工车的运送至下直接开到了施工现场,复线建设虽然在这个时代看起来有点麻烦和浪费但是在李玄清的直接干预之下如今大唐所有的铁路建设全部采用的都是复线,一次性成功。其实在之前李玄清也想过直接修建单线,这样不仅仅成本低而且速度快,单线建设在后世也得到过验证,快速通车之后不仅仅有收益来缓解铁路建设带来沉重的财政压力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时代火车因为车头动力蒸汽锅炉马力太小无法拖动更多的车厢所以其实铁路不想后世那样,但是李玄清却不愿意后期再来一次,有些事情在得知了过程之后所有人都会直接选择复线。
当这条钢铁巨龙在众目睽睽之下从交河城一路蜿蜒抵达焉耆之后让焉耆城的百姓根本不能相信这到底是个什么怪物,而且因为施工车不断喷吐着黑烟也让第一次见到这种钢铁怪物居然还能够吞云吐雾。但是在焉耆刺史府大力宣传之下,临时招募的施工人员再次增加,虽然招募百姓比起战俘成本要大得多,但是这个时代铁路施工本来就需要大量的人手,在战俘数量不够的情况之下招募普通百姓其实也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不仅仅能够带动就业给百姓创收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冬季稳定住周边的局势为贫苦家庭带去一个不错的收入渠道。
在铁路穿过焉耆之后,焉耆城内的几大商行也接到了刺史府的通告,铁道司和耶律家那边有一批铁轨和其他建筑材料需要在焉耆下货,然后一部分作为建筑材料就地投入焉耆火车站的修建当中另一部分则运往前线和铁道公司对接。这是焉耆城内部的商行第一次接触到来自内地的这种商业,新奇之余也让所有人都感觉到这应该是融入大唐的一个好的方式,所以这一次寂静了一个冬季的焉耆城此时终于迎来了一次热热闹闹的场面。
不过在铁路过了焉耆之后继续往疏勒进发的时候铁道司的专员却从交河城回到了沙洲,交河城南下的道路被他们否决了,铁道司重新捡起之前从沙洲直接进入石城然后去往播仙镇最后抵达于阗的道路。这是丝绸之路的南线,也是进入于阗最主要的道路。只不过在之前铁道司的规划当中,进入于阗应该是从疏勒那边往南延伸。只不过这样一来不仅仅顾及不到播仙镇周围的区域,虽然这一块区域沙漠较多而且居民也没有北线那样密集,但是从理论上来说这是进入于阗最近的道路而且是最快进入于阗城的一条道路。所以虽然铁道司规划的路线是走疏勒,但是铁道司的人并没有放弃南丝绸之路这个备用计划,尤其是高思继率领南进兵团进入萨法尔王朝之后,南线铁路建设不仅仅是民政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这是军事需要,十万大军的日常补给和后勤辎重,更要的时候这是沟通于阗和葱岭以南广大地域最好的办法。铁道司的人虽然并不清楚此时高思继在南线那边想的是如何恢复当地人对于大唐的印象如何应对绝大部分百姓和各个阶层对于大唐的敌视。修建铁路将于阗和葱岭以南联成一体是最好的办法。事实上在随后不久交通部在上报岑天时和李玄清的时候就直接将南丝绸之路的铁路修建计划给附带上去。在肃州钢铁城已经投产的情况之下,西北的铁轨生产和其他物资供应基本上都能够从河西省就地解决之后李玄清果断同意了吴作栋的意见,在北线铁路建设紧张施工的时候调集人手从高思继手上接手了一批俘虏之后立即开始开工,于阗铁路线正式上马。
不过在此时,四月份的天气已经逐步暖和起来了,在疏勒西征军北线主力陆续被万毅调到北线和亲卫营汇合的时候,西北那边其实也已经再次进入战争时期,远在碎叶城的李飞雪在碎叶城以北发现了最新的敌情,这也促成了后来亲卫营在西北第一场大战赢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万毅在让刘璇调动部队北上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收到来自李飞雪的汇报,反倒是和刚刚赶回来的拓跋思谏在商量已经修过了焉耆的铁路问题。过了焉耆之后其实铁道公司的人手基本上就不缺了,至少被拓跋思谏调到肃州的十几万人已经回来了六万多人,加上原本的已经有十几万了。但是修建速度却慢了下来,究其原因还在于过了焉耆之后安西的环境就变得更加恶劣,沙漠的面积开始大规模扩大,而绿洲和草原却在逐步减退,甚至很多部分都已经不是一块块的沙漠而是成片的沙漠,中间零星的点缀着绿洲,这样一来的话在附近的采石场距离施工地点越来越远的时候即使从后方运过来数十辆大型的运输卡车和千余辆四轮马车一起运输石子赶赴施工地点但是依然挡不住十几万人的的同时施工。所以在杨易赶到现场之后决定将多出来的人分出去一部分直接开始建设路边上的绿化带,因为有之前天策军在前线建立的输水管道的时候其实就给了建立绿化带带来了一个稳固的水源地,加上本地部族早就修建过的井渠,而杨易又带来了一千多人的专业打井队在附近有条件的地方打井,多种办法混合使用全力保障从后方运过来的数百万树苗种植下去能够存活。因为事态紧急,各地政府虽然相应水利环保部的植树种草的号召但是光是焉耆等地就没有河西等地得到的响应大,倒是在龟兹围绕着龟兹广场以东数万百姓花了十几天时间种下了二十万棵耐旱的沙枣和专门培育的柳树以此来增加龟兹城的绿化面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当这条钢铁巨龙在众目睽睽之下从交河城一路蜿蜒抵达焉耆之后让焉耆城的百姓根本不能相信这到底是个什么怪物,而且因为施工车不断喷吐着黑烟也让第一次见到这种钢铁怪物居然还能够吞云吐雾。但是在焉耆刺史府大力宣传之下,临时招募的施工人员再次增加,虽然招募百姓比起战俘成本要大得多,但是这个时代铁路施工本来就需要大量的人手,在战俘数量不够的情况之下招募普通百姓其实也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不仅仅能够带动就业给百姓创收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冬季稳定住周边的局势为贫苦家庭带去一个不错的收入渠道。
在铁路穿过焉耆之后,焉耆城内的几大商行也接到了刺史府的通告,铁道司和耶律家那边有一批铁轨和其他建筑材料需要在焉耆下货,然后一部分作为建筑材料就地投入焉耆火车站的修建当中另一部分则运往前线和铁道公司对接。这是焉耆城内部的商行第一次接触到来自内地的这种商业,新奇之余也让所有人都感觉到这应该是融入大唐的一个好的方式,所以这一次寂静了一个冬季的焉耆城此时终于迎来了一次热热闹闹的场面。
不过在铁路过了焉耆之后继续往疏勒进发的时候铁道司的专员却从交河城回到了沙洲,交河城南下的道路被他们否决了,铁道司重新捡起之前从沙洲直接进入石城然后去往播仙镇最后抵达于阗的道路。这是丝绸之路的南线,也是进入于阗最主要的道路。只不过在之前铁道司的规划当中,进入于阗应该是从疏勒那边往南延伸。只不过这样一来不仅仅顾及不到播仙镇周围的区域,虽然这一块区域沙漠较多而且居民也没有北线那样密集,但是从理论上来说这是进入于阗最近的道路而且是最快进入于阗城的一条道路。所以虽然铁道司规划的路线是走疏勒,但是铁道司的人并没有放弃南丝绸之路这个备用计划,尤其是高思继率领南进兵团进入萨法尔王朝之后,南线铁路建设不仅仅是民政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这是军事需要,十万大军的日常补给和后勤辎重,更要的时候这是沟通于阗和葱岭以南广大地域最好的办法。铁道司的人虽然并不清楚此时高思继在南线那边想的是如何恢复当地人对于大唐的印象如何应对绝大部分百姓和各个阶层对于大唐的敌视。修建铁路将于阗和葱岭以南联成一体是最好的办法。事实上在随后不久交通部在上报岑天时和李玄清的时候就直接将南丝绸之路的铁路修建计划给附带上去。在肃州钢铁城已经投产的情况之下,西北的铁轨生产和其他物资供应基本上都能够从河西省就地解决之后李玄清果断同意了吴作栋的意见,在北线铁路建设紧张施工的时候调集人手从高思继手上接手了一批俘虏之后立即开始开工,于阗铁路线正式上马。
不过在此时,四月份的天气已经逐步暖和起来了,在疏勒西征军北线主力陆续被万毅调到北线和亲卫营汇合的时候,西北那边其实也已经再次进入战争时期,远在碎叶城的李飞雪在碎叶城以北发现了最新的敌情,这也促成了后来亲卫营在西北第一场大战赢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万毅在让刘璇调动部队北上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收到来自李飞雪的汇报,反倒是和刚刚赶回来的拓跋思谏在商量已经修过了焉耆的铁路问题。过了焉耆之后其实铁道公司的人手基本上就不缺了,至少被拓跋思谏调到肃州的十几万人已经回来了六万多人,加上原本的已经有十几万了。但是修建速度却慢了下来,究其原因还在于过了焉耆之后安西的环境就变得更加恶劣,沙漠的面积开始大规模扩大,而绿洲和草原却在逐步减退,甚至很多部分都已经不是一块块的沙漠而是成片的沙漠,中间零星的点缀着绿洲,这样一来的话在附近的采石场距离施工地点越来越远的时候即使从后方运过来数十辆大型的运输卡车和千余辆四轮马车一起运输石子赶赴施工地点但是依然挡不住十几万人的的同时施工。所以在杨易赶到现场之后决定将多出来的人分出去一部分直接开始建设路边上的绿化带,因为有之前天策军在前线建立的输水管道的时候其实就给了建立绿化带带来了一个稳固的水源地,加上本地部族早就修建过的井渠,而杨易又带来了一千多人的专业打井队在附近有条件的地方打井,多种办法混合使用全力保障从后方运过来的数百万树苗种植下去能够存活。因为事态紧急,各地政府虽然相应水利环保部的植树种草的号召但是光是焉耆等地就没有河西等地得到的响应大,倒是在龟兹围绕着龟兹广场以东数万百姓花了十几天时间种下了二十万棵耐旱的沙枣和专门培育的柳树以此来增加龟兹城的绿化面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