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到是那位曾经举报自己主子的纥干承基,却是得到了提拔,成为了祐川府折冲都尉。
并且,还被李世民赐了爵,成了平棘县公。
一个出卖主子的人,虽被人不耻,但在当下,谁也不敢说他什么,也只能在心里对这样的人不耻了。
而纥干承基从今往后,身上就打上了李世民嫡系的标签。
如今的朝堂之上,所议之事也不再是什么谋反一事,而是其他的国事。
就好比此时。
房玄龄正在向着李世民说起了一事,“圣上,薛延陀来使,献上珍宝无数,欲请婚。”
“不准。”李世民一听到请婚一词,立马拒绝。
请婚一事,在李冲元曾经当朝训斥他李世民之后,李世民就不再应承任何国家请婚一事。
连吐蕃国都拒绝了,更何况这个薛延陀。
虽说。
薛延陀时而依附大唐,时而叛离,但只要大唐铁骑一出,薛延陀就算是再如何,那也得滚出漠北。
而那位薛延陀真珠可汗,本就不在李世民的信任名单。
李世民又怎么可能会下嫁公主给他。
房玄龄见李世民一口回绝,知道此事不可为,但还是想努力努力,“圣上,我大唐想要解决漠北,必定需要通过和亲之手段,来促使薛延陀不再叛离我大唐。所以,臣肯定和亲。”
房玄龄再次开启了和亲之言,众文官们纷纷附和,向李世民谏言。
“圣上,我大唐国力贫弱,每每出兵,必掏空国库。如以和亲之仪,来让薛延陀从此依附于我大唐,此乃是一举数得。我大唐即不用担心薛延陀叛离,也不需要出粮派兵平叛。故,臣认为,梁国公所言甚是。”一文官附和。
“圣上,臣等附议。”
“......”
文官主张和亲,而武将一系的人,却是反对,“我老程坚决反对和亲。就乙失夷男那小儿,一副小人嘴脸,时附时叛,这等人绝对不可信。圣上,只要你发话,臣定当策马平了薛延陀。”
“就是,一个小人还想请婚,他乙失夷男真当我大唐无人了吗。”
“......”
文官主张的,武将一系的人必将反对。
更何况,还是事关国体,又事关两国之间的问题。
文官不希望打战,而武将却是希望战争。
毕竟,武将想通过战争来挣得战功。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子孙后代,他们并不希望战争停止。
自己虽早已荣登高位了,可自己的子嗣后代却只能享其萌荫。
反观文官,他们更期望没有战事,如此一来,他们也就可以好好帮着皇帝治理天下,以此来挣得名声与名望。
各有所求,各有所需。
没有对,也没有错,只不过所站的位置不一样罢了。
文武众臣各持己见,李世民听得有些头疼,“请婚一事,早两年我就曾说过,不准再议。任何国家,任何部族,我大唐女子都不下嫁。”
李世民一发话,算是对这件事情画上了句号。
虽说是画上了句号,但文官们依然有些不甘,想要继续谏言。
但李世民好像知道这些文官要如何似的,直接起了身,双目带着火气似的巡望着众文官们。
如此一来,众文官们即便是想再谏言,也只得闭上嘴了。
薛延陀请婚一事,李世民知道,肯定会没完。
随即,李世民放声道:“我大唐乃中央之国,乃是天下之主,绝不会向他国称臣,纳贡,赔款,割地,和亲。我大唐身为万国之主,该是他们向我大唐进贡。此言,会纳入到我大唐国体之内,从今往后,任何人不得再议和亲一事。否则,必将其定为叛国之罪。”
嚯。
李世民到是狠了一把心了。
这样的话一出,整个朝堂都轰动异常。
李冲元要是在,非得站出来鼓掌不可,只可惜,李冲元不在,见不到这一幕了。
李冲元在不在已经不重要了。
至少,李世民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并且把这样的话要纳入到大唐国体当中去,那从今往后,将不会有人再提和亲一事了。
当站在后方的李冲寂,听到李世民这一通豪言之后,向着站在自己身旁的两位兄弟投去一道兴奋的目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并且,还被李世民赐了爵,成了平棘县公。
一个出卖主子的人,虽被人不耻,但在当下,谁也不敢说他什么,也只能在心里对这样的人不耻了。
而纥干承基从今往后,身上就打上了李世民嫡系的标签。
如今的朝堂之上,所议之事也不再是什么谋反一事,而是其他的国事。
就好比此时。
房玄龄正在向着李世民说起了一事,“圣上,薛延陀来使,献上珍宝无数,欲请婚。”
“不准。”李世民一听到请婚一词,立马拒绝。
请婚一事,在李冲元曾经当朝训斥他李世民之后,李世民就不再应承任何国家请婚一事。
连吐蕃国都拒绝了,更何况这个薛延陀。
虽说。
薛延陀时而依附大唐,时而叛离,但只要大唐铁骑一出,薛延陀就算是再如何,那也得滚出漠北。
而那位薛延陀真珠可汗,本就不在李世民的信任名单。
李世民又怎么可能会下嫁公主给他。
房玄龄见李世民一口回绝,知道此事不可为,但还是想努力努力,“圣上,我大唐想要解决漠北,必定需要通过和亲之手段,来促使薛延陀不再叛离我大唐。所以,臣肯定和亲。”
房玄龄再次开启了和亲之言,众文官们纷纷附和,向李世民谏言。
“圣上,我大唐国力贫弱,每每出兵,必掏空国库。如以和亲之仪,来让薛延陀从此依附于我大唐,此乃是一举数得。我大唐即不用担心薛延陀叛离,也不需要出粮派兵平叛。故,臣认为,梁国公所言甚是。”一文官附和。
“圣上,臣等附议。”
“......”
文官主张和亲,而武将一系的人,却是反对,“我老程坚决反对和亲。就乙失夷男那小儿,一副小人嘴脸,时附时叛,这等人绝对不可信。圣上,只要你发话,臣定当策马平了薛延陀。”
“就是,一个小人还想请婚,他乙失夷男真当我大唐无人了吗。”
“......”
文官主张的,武将一系的人必将反对。
更何况,还是事关国体,又事关两国之间的问题。
文官不希望打战,而武将却是希望战争。
毕竟,武将想通过战争来挣得战功。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子孙后代,他们并不希望战争停止。
自己虽早已荣登高位了,可自己的子嗣后代却只能享其萌荫。
反观文官,他们更期望没有战事,如此一来,他们也就可以好好帮着皇帝治理天下,以此来挣得名声与名望。
各有所求,各有所需。
没有对,也没有错,只不过所站的位置不一样罢了。
文武众臣各持己见,李世民听得有些头疼,“请婚一事,早两年我就曾说过,不准再议。任何国家,任何部族,我大唐女子都不下嫁。”
李世民一发话,算是对这件事情画上了句号。
虽说是画上了句号,但文官们依然有些不甘,想要继续谏言。
但李世民好像知道这些文官要如何似的,直接起了身,双目带着火气似的巡望着众文官们。
如此一来,众文官们即便是想再谏言,也只得闭上嘴了。
薛延陀请婚一事,李世民知道,肯定会没完。
随即,李世民放声道:“我大唐乃中央之国,乃是天下之主,绝不会向他国称臣,纳贡,赔款,割地,和亲。我大唐身为万国之主,该是他们向我大唐进贡。此言,会纳入到我大唐国体之内,从今往后,任何人不得再议和亲一事。否则,必将其定为叛国之罪。”
嚯。
李世民到是狠了一把心了。
这样的话一出,整个朝堂都轰动异常。
李冲元要是在,非得站出来鼓掌不可,只可惜,李冲元不在,见不到这一幕了。
李冲元在不在已经不重要了。
至少,李世民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并且把这样的话要纳入到大唐国体当中去,那从今往后,将不会有人再提和亲一事了。
当站在后方的李冲寂,听到李世民这一通豪言之后,向着站在自己身旁的两位兄弟投去一道兴奋的目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