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大工程

加入书签


  第六百四十二章大工程

  崇明岛。

  在五代之时,才在此地最大的沙岛顾俊沙岛上设崇明镇。

  到了明代,因崇明镇乃是一个天然盐场,认为此地乃是天赐盐场故设崇明州。

  到了民国时期,地图上才开始标注为崇明岛。

  而此时,李冲元把此地命名为西沙,说来也是拿来主义。

  西沙大岛还不小,至少已经有了七八平方公里了。

  说小也不小,说大也不大。

  西沙东南一带的那座沙岛,比起西沙岛而言,虽小了一些,但估计至少也有五平方公里那么大。

  两座沙岛之间相距五公里左右,但其海水却是特别的浅,最深之处,也仅有半丈深,呈一个凹字型状。

  李冲元想要把这两座沙岛连接起来,就得把这个凹字型的水域填埋起来。

  不过。

  当下,李冲元却是并没有想要把这两座沙岛连接起来,毕竟,好几公里的距离呢,想要填埋此段水域,那工程堪比填海造岛了。

  况且。

  李冲元还要在西沙岛建船厂,需要用到大量的石料。

  石料的来源,那可就得到长江的中上游取去材了。

  至少,苏州长江一带,乃是平原区。

  想要弄石料,至少得到江都一带或者再往上取材了。

  但好在是顺水而下,而且又有着明轮船在,这运载石料一方面,李冲元到是觉得并不难。

  难就难在要从长江上游运送木料之事了。

  毕竟,要在这里建造船厂,不管是船厂的建造木料也罢,还是未来造船的木料,那需求量特别的大,而且还是远距离运输。

  可是。

  想要造更大的船只,李冲元就只这么干。

  哪怕成本大一些,李冲元也不得不进行,毕竟,乙型船只也好,还是甲型船只也罢,李冲元无论如何都得建造。

  在海上远距离航行,小船可抗不住风浪。

  甚至,李冲元都有些担心,自己所造的丙型明轮船都不一定能抗得住海上的风浪。

  几个月前。

  李冲元乘坐丙二型明轮船返回长安,途经海岸线,一路之上没有遇上过大风浪,小的到是偶尔有之。

  可李冲元所造之船,那得到海洋的对岸去。

  哪怕所走的路线依然还是海岸线,可即便是这样,如台风来了,那大浪一来,指不定就把丙型明轮船给掀翻了。

  所以。

  无论如何,李冲元都得造大型的明轮船。

  曾经的计划也好,还是现在的计划也罢,并不起冲突。

  丙型明轮船,依然可以作为未来前往海洋对面船队中的一份子,只不过这些中型船只,需要大船来护着罢了。

  而且。

  中型船只造价不贵啊,就算是现在一艘造价过一万贯,可真要是大量制造,其造价肯定会下降一些的。

  而大型,也就是乙型,以及甲型明轮船的造价,李冲元目前虽没有造出来,但李冲元可以估算其造价来。

  就拿乙型明轮船的造价吧,其一艘至少都得两三万贯,有可能会超过三万贯一艘;而甲型明轮船的造价,其有可能会超过五万贯,甚至会更高。

  而李冲元所想的超甲型明轮船,其造价,一艘估计不会低于十万贯。

  好在李冲元的计划乃是造两艘超甲型明轮船,而且就算这甲型明轮船,李冲元也不会造太多,最多就五到六艘。

  至于乙型,那才是李冲元的主力船只,李冲元少说也得造十五艘,甚至二十艘。

  至于丙型的嘛,那估计会更多了,少说也得三十艘。

  如此算下来,李冲元要组建一个船队,依着满打满算的船只来计算的话,就李冲元所要造的船只。

  超甲型两艘,甲型六艘,乙型二十艘,丙型三十艘,共计五十八艘船只。

  就这些船只的造价,估计最少也得一百四十万贯。

  这还不算船厂的成本,这仅仅是以船只最低估算的造价来计算的。

  一百四十万贯。

  好在这些钱李冲元现在手头上还有,要不然,李冲元想要组建一个船队,估计卖身都不一定能弄得出来。

  至少,元村那地底之下那上百万贯之巨的财富,李冲元到现在都还没有动过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